第117章 追踪与反追踪

纸条末尾,还简单勾勒了胎记的形状。

“左耳后,飞鸟状胎记……”姚政立刻在设备上输入特征,“这是个重要标识。‘王记糍粑’位于主街中段,视野开阔,确实是观察古镇入口和主干道人流的绝佳位置。”

张锐盯着那简笔画:“他在确认我们的动向,以及……是否有其他人介入。很专业的观察点选择。”

有了这个具体特征,目标的形象顿时清晰了不少。

下午,几人按照计划,开始了更具迷惑性的行动。

李熵隐和姚政故意在民宿附近下起了象棋,显得悠闲散漫。

张锐则独自一人去了古镇边缘一处据说视野极佳的观景台,看似沉迷拍照。

而谢婉晴,则如同融入水中的鱼,利用她对古镇的熟悉,悄无声息地穿梭在巷陌之间。

她有时会在“王记糍粑”对面的茶馆要一壶清茶,坐在窗边,指尖在桌面无意识地敲击着复杂的节奏,耳朵却捕捉着街面所有的声音,商贩的叫卖、游客的谈笑、以及任何不属于这古镇日常的、刻意压低的脚步声或异常的呼吸声。

有时,她会借口帮父母送货,提着竹篮走过一条条青石板路,目光扫过沿途每一个可能藏匿的角落,记忆着任何不协调的细节。

她将观察到的一切,按照约定写在纸条上,放入那个抽屉。

李熵隐则会在固定的时间,以各种不起眼的方式取回信息。

第二天上午,谢婉晴的纸条带来了新的消息:

【目标疑似更换观察点。今早未出现在“王记”。据“绣云坊”阿婆说,昨日午后有一灰衣男子询问过后山废弃戏台路径,称是摄影爱好者。阿婆描述特征吻合(左耳后胎记)。戏台位于古镇西北角,地势高,可俯瞰大半古镇及部分民宿区,但路径隐蔽,游人罕至。】

“废弃戏台……”张锐看着姚政调出的古镇地图,眼神锐利,“他主动更换到更隐蔽、但视野更佳的位置。是觉得主街已经暴露,还是……那里更适合他做点什么?”

“也可能是陷阱。”李熵隐沉声道,“他知道我们可能在反追踪,故意引我们去那里。那里环境复杂,易于设伏,也利于他脱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人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