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太后为刃:长乐宫中谋诏书

汉阙惊澜 桃园山人 1928 字 9天前

她看着霍光那双毫无温度的眼睛,知道自己没有选择。从来都没有。从她五岁被送入这深宫开始,她的命运就早已不由自己掌控。以前是祖父上官安,现在是外祖父霍光。她永远都是一枚棋子,一枚被用来争夺权力、巩固权力的,精美而脆弱的棋子。

泪水模糊了视线,她看着那女官捧到面前的素帛和毛笔,那笔杆冰冷,如同毒蛇。她的手颤抖得厉害,几乎握不住笔。

霍光就站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如同最有耐心的猎人。他没有再催促,但那无形的压力,比任何言语都更具逼迫性。

殿内死寂,只有蜡烛燃烧时偶尔发出的噼啪声,以及上官太后压抑不住的、细碎的啜泣声。时间仿佛凝固了。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是一瞬,也许是永恒。

上官太后终于停止了哭泣。她抬起泪痕斑驳的脸,眼神空洞,失去了最后一丝光彩,只剩下一种心如死灰的麻木。她伸出颤抖得如同风中落叶的手,抓住了那支沉重的毛笔。

笔尖蘸满了浓黑的墨汁,如同饱饮了鲜血。

她看着那空白的帛书,仿佛看到了自己同样空茫的未来。她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残存的力气,强迫那颤抖的手腕稳定下来。然后,她低下头,在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帛书上,一笔一划,艰难地、却又无比清晰地,写下了第一个字。

每一笔,都像是在自己的心上凌迟。每一个字,都耗尽了她所有的生气。当她最终写下“皇帝贺……废黜……归昌邑……”等字样,并在那留出的空白处,颤抖着盖上那方沉甸甸的、冰凉的“皇后之玺”时,她整个人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虚脱般瘫软在宽大的凤座里,如同一朵刚刚经历了狂风暴雨、凋零破碎的花朵。

霍光上前,面无表情地拿起那卷墨迹未干、却已注定要掀起滔天巨浪的废帝诏书。他仔细看了一眼上面的玺印,确认无误。

“太后深明大义,社稷之幸。”他淡淡地说了一句,依旧是那平稳无波的语调,听不出丝毫胜利的喜悦,也听不出丝毫对外孙女的怜悯。

说完,他不再多看那御座上失魂落魄的少女一眼,转身,握着那卷决定帝国命运的帛书,大步走出了长乐宫正殿。他的背影消失在殿外的黑暗中,坚定,决绝,如同出鞘的利剑,带着斩断一切的冷酷。

殿内,烛火依旧跳动,却再也驱不散那彻骨的寒冷。上官太后独自瘫在凤座里,泪水早已流干,只剩下空洞的眼神,望着殿顶那些扭曲的彩绘,仿佛看到了自己同样扭曲、再无希望的未来。殿外,秋风呜咽,卷起枯叶,拍打着窗棂,如同无数冤魂在哭泣。长夜漫漫,未央宫的心脏,已被最冷酷的手,埋下了最终爆发的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