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的眼睛在月光下闪着光:我要考对外经贸大学。再好的技术也要市场化,我要学习企业管理和技术转化。
王小虎挠挠头:我的成绩可能考不上顶尖大学。但我可以去北京理工大学读机械设计,将来负责设备研发!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陈遇。
我选择上海水产大学。陈遇的话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为什么?莉莉不解地问,你不是最应该研究材料学吗?
陈遇望着漆黑的水面:我国是水产大国,但养殖技术还很落后。我想系统学习鱼类生态和养殖技术,将来开发出更好的饵料和养殖设备。他顿了顿,而且,钓鱼是我的 passion,只有扎根这个领域,才能做出真正有意义的创新。
毛蛋一直安静地听着,这时开口:那我就把工作室办好!现在已经能生产定制钓具了,等你们学成归来,咱们就有自己的产业基地了!
刘教授欣慰地看着这些年轻人:很好!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方向。但要记住:现在的分开是为了将来更好的重聚。你们要考上最好的大学,学到真本事!
分别前,团队做了一个郑重约定:每年寒暑假都要回到这个仓库,交流学习心得。最终目标很明确——打造世界顶尖的渔具企业,突破碳纤维技术壁垒,让中国钓具走向世界。
回到备战高考的日子,每个人的目标都更加明确。
孙宇的课桌上堆满了《高等数学》和《材料力学》;张伟的电脑里全是算法教程;莉莉在恶补英语和管理学;王小虎在练习机械制图;陈遇则在研究水生生物学。
1998年6月,高考前夕。团队最后一次在仓库聚会。
明天就要上考场了,陈遇看着伙伴们,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
清华材料系,等我!孙宇推推眼镜。
北航自动化,志在必得!张伟握紧拳头。
对外经贸,没问题!莉莉自信地说。
北理工机械系,拼了!王小虎挥舞着拳头。
上海水产大学,我的目标!陈遇目光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