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的白骨陶俑(完)

那个在墓道里出现的女子,或许真的是永泰公主的魂魄,她一直在寻找这枚龟甲,也一直在守护着这座古墓。

1996 年,距离永泰公主墓的二次清理已经过去了二十六年。林砚秋已经成为了一名资深的考古学家,在省文物研究所工作,很少再去考古现场。

可永泰公主墓的那些经历,却像是刻在她的脑海里,从未忘记。

那具白骨后来被证实确实是五代时期的盗墓贼,龟甲和铁斧被存放在乾陵博物馆的库房里,而那尊陶俑的碎片,被单独放在一个密封的箱子里,标注着 “86 永泰墓区残损陶片”,很少有人提及。

这一年的秋天,林砚秋因为工作原因,来到乾陵博物馆调研。博物馆的馆长是她早年带过的学生,得知她来后,特意领着她去库房查看早年发掘的文物。

走到库房深处,馆长指着一个落满灰尘的密封箱说:“林老师,这里还有箱你们1986 年从永泰墓区清理的残损陶片,一直单独存放着。”

林砚秋的心轻轻一动,示意打开箱子。里面的陶片泛着陈旧的灰白,边缘还残留着些许暗红痕迹,正是当年那尊乐师陶俑的碎片。

她伸手摸了摸碎片,指尖传来熟悉的冰凉,二十多年前墓道里的寒意、实验室的异动,仿佛又漫了上来。

馆长又指着旁边的展柜:“您看,那枚刻字龟甲和铁斧,现在也在这儿,之前整理文物时刚从旧库房移过来。”

林砚秋抬头,展柜里的龟甲静静躺着,“之闵永泰,生生世世” 八个朱砂字虽已淡去,却依旧清晰。

她站在展柜前,久久没说话。当年的白骨是盗墓贼,龟甲或许只是他的信物,陶俑的邪性也能归因为环境与心理的叠加。可那些深夜的呜咽、墓道里似有若无的身影,却无法被完全解释,成了她心底的秘密。

离开博物馆时,夕阳正落在乾陵的轮廓上。林砚秋回头望了一眼,轻轻叹了口气,转身离开,。

古墓里的这些个事,可能不是事事都有一个科学的答案。就像这座古墓里的故事,有历史的真实,也有岁月的留白。或许这些留白才是这座墓留给后人最特别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