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谁来签最后一笔?

这个念头,并非诞生于他的算计,而是从这片土地、从这无数不屈的灵魂深处,反向涌入他识海的共鸣。

他,林玄,曾是执棋者,是推动一切的变量,但此刻,他必须成为一个旁观者。

因为真正的自由,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钦定”。

归墟中央,新律石碑静立如山,七块巨石浑然一体,其上空无一字,却仿佛承载了万钧之重,压得在场每一个人都喘不过气。

那是希望的重量,亦是恐惧的重量。

“谁来执笔?”

不知是谁问了一声,人群的喧嚣戛然而止,空气瞬间凝固。

一个满身肌肉虬结,脸上还带着矿尘的汉子第一个摇头,声音沉闷如敲击岩石:“俺们挖穿了神山,不是为了再请一尊神回来。这字谁写,谁就是新神。俺不认。”

他身旁,一位满手老茧的农妇轻声叹息,话语里带着被岁月磨砺出的智慧:“孩子,写在石头上的名字,迟早会变成压在人头上的碑。咱们刚把旧碑推倒,可不能亲手再立一块新的。”

一言既出,万籁俱寂。

是啊,他们反抗的不是某个具体的神或王,而是“独主”这个概念本身。

任何落笔的个体,无论初衷多么高尚,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新的象征,新的权威,新的枷锁。

林玄站在人群边缘,双手拢在袖中,指尖微微颤动。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笔,绝对不能由他来落。

他的名字一旦刻上,他过往的一切功绩,他所代表的“系统之力”,都将成为这新律法与生俱来的原罪,成为一道无法抹去的阴影,暗示着这一切终究是更高意志的恩赐,而非众生自己的争取。

就在这死一般的沉寂中,苏青竹飘然上前。

她清冷的目光扫过众人迷茫的脸,声音如冰泉般清澈:“既然此律为众生之律,那便由众生共书。”

她提出一个古老的秘法——众愿凝形。

集结在场所有人的心头意念,将其高度凝聚,投影于石碑之上,化为真实不虚的文字。

不等众人反应,苏青竹已并指如刀,在自己白皙的手掌上轻轻一划。

鲜血涌出,却未滴落,反而化作一团血雾,氤氲着飘向石碑,将其表面浸润出一片奇异的暗红。

“静心,凝神,默诵律条!”

她一声清喝,如同晨钟暮鼓,敲入每个人的心神。

百姓们下意识地闭上双眼,将那早已烂熟于心的律法第一条——“律起于问,止于共”——在心中反复诵念。

刹那间,一股股无形的精神力量从人群中升腾而起,如百川汇海,涌向石碑。

空气开始震颤,发出嗡嗡的低鸣。

石碑上那片被鲜血浸润的区域,渐渐有微光亮起,无数光点汇聚、拉伸,勾勒出文字的轮廓。

那光芒越来越亮,越来越清晰,几乎就要彻底定型!

然而,就在成功的最后一瞬,异变陡生!

那即将成型的字迹骤然扭曲,仿佛被无数只无形的手向四面八方撕扯。

光芒忽明忽暗,最终化作一声不甘的悲鸣,如同一阵夹杂着叹息的旋风,彻底消散无踪。

苏青竹身形一晃,嘴角溢出一丝鲜血,脸色瞬间苍白如纸。

精神反噬,让她受了不轻的内伤。

“不成!根本不成!”铁头猛地将手中的巨锤砸在地上,震得大地一颤,“人心百态,念头万千!有的想律法严苛,有的想律法宽松,有的甚至还藏着私心!这股力量太杂了,根本拧不成一股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