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非授火,乃教人识风向。”
遥远的东荒边缘,林玄的身影如鬼魅般穿行于山林之间。
他抬起头,遥望着远方那个刚刚建立不久的村落,那里的灯火明灭不定,显然也陷入了光源更替的困境。
他体内的共鸣晶尘早已湮灭,但属于科技界“林默”的记忆和知识却烙印在灵魂深处。
只需一个念头,他就能解析此地的物质,引导村民们制造出最基础的量子冷光设备,一劳永逸。
他的指尖微微颤动,那无形的指令即将发出。
可就在那一刻,他的目光穿透夜色,瞥见了一幕奇景。
一群孩子正围在一株巨大的芭蕉叶下,他们用细长的草茎小心翼翼地串起一颗颗清晨凝结的露珠,试图借助这天然的凸透镜,将第一缕晨曦折射、汇聚起来。
那动作笨拙而天真,汇聚起的光斑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孩子们脸上的专注与期待,却比任何光源都要璀璨。
林玄缓缓收回了即将抬起的手。
他沉默片刻,从袖中取出一枚只有指甲盖大小、被打磨得极薄的水晶碎片。
那是他曾经的系统界面崩碎后,仅存的一块残片。
他走到村口一块不起眼的巨石旁,将那枚碎片轻轻置于石上,调整好一个微妙的角度。
做完这一切,他转身离去,未留下半点痕迹。
当太阳升起,一缕阳光恰好照射在那枚水晶碎片上。
霎时间,一道绚烂的七彩光斑投射在不远处的泥墙上,随着日头的升高而缓缓流动,光纹变幻,宛如一行行无人能懂的新生文字。
片刻后,一名出来寻找野菜的少女发现了这块能映出彩虹的“奇石”。
她惊喜地将它拾起,以为是山神的恩赐,小心翼翼地带回村子,嵌入了自家窗户的木棂之中。
自此,每当阳光穿过,那间简陋的土屋墙上,便会浮现出流光溢彩的神秘光纹。
没有人知道它的来历,但这道光,却激发了无数人对于“纹路”和“文字”最初的遐想。
西陵琴冢之上,赤罗的残魂无声漂浮。
他忽然感知到,从遥远的归墟方向,传来了一阵奇异至极的能量波动。
那并非信徒的祈求,也不是法术的共鸣,而是一种……一种由成千上万颗心脏、成千上万双眼睛在同一时刻凝视着同一团火焰时,所产生的、纯粹的集体意念潮汐。
这股潮汐沿着林玄当年种下的、遍布整个大陆的草根系网络无声蔓延,竟引得琴冢地底深处,一枚沉睡了不知多少万年的远古晶核,随之发出了极其微弱的震颤。
赤罗的战魂之力本能地被引动,他只需稍加引导,便能让这枚晶核彻底苏醒,释放出足以照亮整个西陵乃至半个归墟的神圣光辉。
但他没有动。
他只是静静地感受着那股源自人间的、稚嫩却无比坚韧的意念潮汐,低声呢喃,仿佛在对那枚即将苏醒的晶核,也仿佛在对自己说:
“这一轮光,不该由神点燃。”
话音落下,他主动散去了刚刚凝聚的形体,化作风中一声若有若无的轻叹。
而就在他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归墟问台中央,那根被“蓄热灶台”烘烤着的“辩焰草把”,火焰猛地向上“腾”地一窜!
原本昏黄的火焰,竟在顶端凝出了一团稳定燃烧的、纯净的蓝色!
不是来自任何秘法,也不是源于任何神迹。
那只是孩子们在无数次试错后,无意中调配出的一种新型燃料配比,在特定的温度和空气流通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燃烧状态。
一团蓝色的,属于人间的火焰,稳稳地,照亮了整个黑夜。
问台上下,只有笔尖划过粗糙草纸的沙沙声,和火焰燃烧时那令人心安的哔剥轻响。
夜风穿过归墟,带着一丝异样的干燥,拂过新一期《问学录》那刚刚写下标题的首页,纸张边缘微微卷起,仿佛在渴求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