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霍光废立安社稷,病已中兴定乾坤

小主,

霍光和张安世把事情商量好后,就派田延年前去报告丞相杨敞。杨敞是又惊又怕,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时间汗流浃背,只能唯唯诺诺的回应着。此时田延年起身去更衣,杨敞的夫人急忙从东厢房出来对杨敞说:这是国家大事,如今大将军已经决定了,特意派了九卿来报告您,您若是不迅速响应大将军的号召,还是犹豫不决的话,恐怕会先被诛杀呀!等田延年从更衣室回来,杨敞的夫人在与田延年商议后就说:谨遵大将军的命令!?

癸巳日这天,霍光就召见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在未央宫开会。霍光说:如今昌邑王的行为昏乱不堪,恐怕会危害社稷的安稳,大家说该怎么办呢?大臣们都很震惊,谁也不敢发言,只是唯唯诺诺的回应。这时田延年起身说:先帝将幼主托付给大将军,将天下的希望也寄予大将军,就是因为大将军为人忠诚贤能,能够安定刘氏的江山。如今群臣鼎沸,社稷将倾;且汉朝的谥号为‘孝’,就是为了能够长久的拥有天下,使宗庙能够得到祭祀。如果汉家的祭祀断绝,那么即使大将军死了,又有何面目在地下见先帝呢?今天这个会商量的事,已经不能在拖延了,你们要是有最后回应或者不回应的,就只有死路一条!这时霍光谢罪说:九卿责备得对!如今天下动荡不安,霍光应当承担起这份责任。于是来参加会议的都叩头说:一切听大将军令!?

霍光随即就与大臣们一起去见太后,向太后说了昌邑王不能继承宗庙的情况。太后就乘车来到了未央宫的承明殿,就下诏说各门不能让昌邑的臣子进入。刘贺看到太后,就想乘坐辇车回温室。中黄门的宦官们各持门扇,等刘贺进门后,就关了门,而他的臣子们不得入内。刘贺问:这是怎么回事?霍光就跪下说:这是皇太后的诏命,不得让昌邑的臣子入内!刘贺说:慢点慢点,事情何必搞得如此惊人!随后霍光就下令将昌邑王的臣子全部驱出,把他们安置在金马门外。随后车骑将军张安世就率领羽林骑兵,逮捕了二百余人,把他们全部送交到了廷尉的诏狱。霍光就给身边人下了个命令:你们要小心守卫!若有人自尽,让我背负上杀害君主的名声,你们知道后果。此时的刘贺还不知道自己将被废黜,还对身边人说:我的那些臣子有什么罪,大将军为何要将他们全部关押起来?

过了会,太后就下诏召见刘贺。刘贺听到太后的召见,心里很害怕,就忐忑的说:我犯了什么罪,为何要召见我?此时的太后身穿珠襦,盛装坐在武帐中,身边的御史都拿着兵器,期门的武士们也是手里拿着戟站在殿下,大臣们依次上殿,随后召来刘贺让他伏地听诏。霍光与大臣们联名上奏,尚书令开始宣读奏章:臣杨敞等冒死上奏皇太后:如今孝昭皇帝早逝,朝中大臣商议后就派使者征召昌邑王前来主持丧事,可是他却没有半点悲哀的样子,还废弃礼仪,路上也不吃素的,让从官抢掠女子并把她们放进车里,最后安置在传舍。他刚到谒见时,就把他立为皇太子,可他私自买鸡豚食用。他在先帝灵前接受了皇帝的玺印,等到即位之后,打开了玺印却不再封存。他还让侍从拿着符节,前去引领昌邑国的从官、驺宰、官奴二百多人进入禁宫,时常与他们玩乐。还写信说:皇帝问候侍中君卿:派中御府令高昌奉上黄金千斤,让你们用来娶十个妻子。先帝灵柩还停在前殿,他就取出了乐府的乐器,还招来昌邑国的乐人击鼓、唱歌吹奏,表演杂戏;又召集祭祀泰壹神和宗庙的乐人,演奏各种乐曲。他乘坐天子的法驾,在北宫、桂宫之间驱马奔驰,还斗老虎、耍野猪。他召来皇太后乘坐的小马车,让官奴骑乘,在掖庭中嬉戏玩耍。他还与孝昭皇帝的宫人蒙氏等人发生淫乱行为,又下诏给掖庭令说:有敢泄露此事的,处以腰斩之刑!…… 太后听到这,赶忙说:停下停下!身为臣子,怎么做出如此荒唐的事!刘贺离开座位趴在地,那是头也不敢抬。尚书令接着宣读:他拿来诸侯王、列侯、二千石官员的绶带以及墨绶、黄绶,并把它们赐给昌邑国做郎官的免奴。他还取出御府中的金钱、刀剑、玉器、彩色丝绸,赏赐给一起嬉戏玩乐的人。他还与从官、官奴在夜里饮酒。昌邑王即位后,私下在温室设九宾之礼会见姐夫昌邑关内侯;祖宗的祭祀尚未举行,他就派人以三太牢祭祀昌邑哀王的园庙,还自称 是“嗣子皇帝”。从受玺到被废的二十七天里,派使者持节向各官署征发的事务多达一千一百二十七件。他行为荒淫,无视帝王礼仪,扰乱汉朝制度,大臣杨敞等人多次劝谏无果。为了不让他危害社稷,杨敞与博士商议后,以昌邑王不孝、不合帝王规范为由,提议将其废除,并奏请用一太牢祭告高庙。皇太后听完就同意了他们的建议,霍光让昌邑王起身接诏,昌邑王还想要辩解,霍光直接以太后诏令为由,解下了他的玺绶,扶他下殿,大臣们也都出来相送。昌邑王自认愚笨,不配掌管汉朝的事务,随后就乘副车回到了昌邑府邸。霍光表示是昌邑王自己有负于天,自己为了社稷只能如此,含泪与昌邑王告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时大臣们上奏说:古代被废黜放逐的人,都把他们安排到远方,不参与政事。请将刘贺迁至汉中房陵县吧。太后却让刘贺回昌邑去,赐给他汤沐邑二千户,故王家财物都归刘贺;还有哀王女四人,各赐汤沐邑千户;昌邑国被降为山阳郡。?

刘贺的臣子因为不能匡君辅国,被诛杀了二百多人。只有中尉吉、龚遂因忠直多次劝谏,免去一死,但被剃去了头发贬为城旦。刘贺的老师也应该被治死罪,治事使者就责问他:“你为何没有谏书呢?老师就回答说:臣以《诗》三百五十篇朝夕教授大王,至于忠臣、孝子之篇,也是为大王反复诵读。至于危亡失道之君,未尝不流泪为大王讲述。臣以三百五十篇为谏,所以无谏书。使者就把这事向上报告,他也因为这被免去一死。??

霍光因为大臣们在东宫奏事,政务也由太后处理,认为她应该了解经学的内容,于是就建议让夏侯胜用《尚书》来教导太后。夏侯胜因此被任命为长信少府,并赐予关内侯的爵位。?

想当初,卫太子娶了鲁国的史良娣,生了一个儿子叫进,号称史皇孙。史皇孙娶了涿郡的王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叫病已,号称皇曾孙。皇曾孙出生几个月后,就遭遇了巫蛊之祸,太子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以及所有的妻妾都被害死了,只有皇曾孙幸存了下来,但是被关押在郡邸狱中。前廷尉监鲁国的丙吉奉命处理巫蛊案件,丙吉心里知道太子是无辜的,他也非常的同情皇曾孙的遭遇,于是就挑选了谨慎厚道的女囚城胡组和淮阳的郭征卿来抚养皇曾孙,并将他们安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丙吉每天都会去看望他们。?

巫蛊案件引起的祸事好多年都没能解决,这时汉武帝生病了,经常来往于长杨宫和五柞宫之间,有占卜者就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于是汉武帝就派使者去中都官,命令将所有在押的犯人,无论是罪行轻重,全部处死。听到这个命令,郭穰连夜就来到了郡邸狱,但是丙吉却关上门拒绝使者进入,他说:皇曾孙在这里,那些无辜的人死了都不行,更何况是亲曾孙呢!双方一直僵持到天亮,使者一直未能进入。郭穰回去就把情况报告给了汉武帝,并弹劾丙吉。此时的汉武帝也醒悟过来了,他说:这是天意啊。于是就下令大赦天下。郡邸狱中的犯人,只有丙吉得以生还。?

后来,丙吉对守丞谁如说道:皇孙不应该留在官府之中。于是,他就让谁如给京兆尹写了一封信,派人将皇曾孙和胡组一同送进宫去。然而,京兆尹却拒绝接受,又将他们送了回来。当胡组的服役期满,即将离开时,皇曾孙对她十分想念。丙吉见状,便自掏腰包,雇佣胡组继续留下来,与郭征卿一同抚养皇曾孙。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月,丙吉才让胡组离开。不久之后,少内啬夫告诉丙吉:你并没有得到抚养皇曾孙的诏令。尽管如此,丙吉还是每个月都会给皇曾孙送去一些米和肉。有一次,皇曾孙生病了,病情严重到好几次都差点丧命。丙吉心急如焚,多次命令乳母要加强护理,并及时给皇曾孙用药治疗。他对待皇曾孙可谓是无微不至,尽心尽力。后来,丙吉听说史良娣有一位母亲名叫贞君,还有一个哥哥叫恭。于是,他决定将皇曾孙送到他们那里去。此时的贞君年事已高,当她看到自己的孙子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怜悯之情,她决定亲自抚养这个可怜的孩子。

后来朝廷有诏令让掖庭来抚养皇曾孙。当时的掖庭令张贺,曾经侍奉过戾太子,他非常感念戾太子的旧恩,也非常同情皇曾孙的遭遇,就非常谨慎地奉养他,还用私人的钱供给他读书。等到皇曾孙长大后,张贺就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他。当时的昭帝刚刚成年,身高八尺二寸,张贺的弟弟张安世是右将军,辅佐昭帝处理朝政,他听说张贺称赞皇曾孙年轻有为,又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他,顿时就生气地说:皇曾孙是卫太子的后代,能够以庶人的身份衣食无忧就足够了,不要再提嫁孙女的事了!于是张贺就不再提这事了。当时的暴室啬夫许广汉有个女儿,张贺于是就设宴邀请许广汉,等到酒酣之际,张贺就对他说:皇曾孙身体健壮,将来可能会成为关内侯,你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许广汉一听很开心,就答应了。到了第二天,许广汉的妻子听说后,就非常的生气。许广汉就重新派人去做媒,终于是把女儿嫁给了皇曾孙。张贺用自己家的钱财为皇曾孙做聘礼。皇曾孙依靠许广汉兄弟和祖母家史氏才得以平安长大,又跟随东海澓中翁学习《诗经》,才华出众,好学不倦;但也喜欢游侠,斗鸡走狗,因此对民间的奸邪和官吏的得失非常了解。他多次游历诸陵,遍访三辅,曾经在莲勺卤中受困,他特别喜欢杜、鄠之间,经常在下杜居住。当时他参加朝请,住在长安的尚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