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南齐昏君乱政与北魏英主陨落

彭城王元勰与任城王元澄商议,认为陈显达逃走还不算远,担心他会返回突袭,于是决定秘不发丧,将孝文帝的遗体安放在御用的卧车中,只有二王和身边的几个人知道此事。元勰出入时神色与平时无异,供奉膳食、进献药物、裁决宫外的奏章,都和平时一样。几天后,大军抵达宛城,夜间,将卧车移入郡府的厅堂,得以给孝文帝的遗体穿上寿衣、装入棺材,然后再将棺材放回卧车中,外面没有人知道内情。随后,派遣中书舍人张儒奉诏征召太子;秘密将孝文帝去世的消息告知留守京城的于烈。于烈安排调度留守和出行的人员,举止没有任何异常。太子抵达鲁阳,遇到孝文帝的灵柩,才发布丧事;十二日,太子即位,宣布大赦天下。

彭城王元勰跪下接受了孝文帝留下的几纸遗诏。东宫的官员们大多怀疑元勰有谋反之心,便在暗中防备他,而元勰却坦诚相待、礼数周全,最终没有与他人产生嫌隙。咸阳王元禧抵达鲁阳后,留在城外观察局势变化,过了很久才进城,对元勰说:“你这次行事不仅辛劳,还充满了危险。”元勰说:“兄长年纪大、见识高,所以知道其中的安危;我当时如同手握毒蛇、骑在虎背上,反倒不觉得艰难。”元禧说:“你是怨恨我来得晚了吧。”

元勰等人依照孝文帝的遗诏,赐冯皇后自尽。北海王元详派长秋卿白整进入后宫,给冯皇后送毒药。冯皇后一边奔跑一边呼喊,不肯喝下毒药,还说:“皇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命令,这是诸王们想杀我啊!”白整强行抓住她,逼迫她喝下毒药,冯皇后随即去世。灵柩运到洛阳城南时,咸阳王元禧等人确认冯皇后确实已死,相视说道:“即使没有先帝的遗诏,我们兄弟也应当决断除掉她;怎能让这个品行不端的妇人掌控天下,杀害我们呢!”朝廷给冯皇后定谥号为幽皇后。

五月十六日,齐明帝加封抚军大将军始安王萧遥光为开府仪同三司。

十九日,北魏将孝文帝安葬在长陵,庙号为高祖。

魏世宗(元恪)想任命彭城王元勰为宰相;元勰多次陈述孝文帝的遗旨,请求成全自己淡泊名利的心愿,魏世宗对着他悲痛哭泣。元勰恳切请求不止,魏世宗于是任命他为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定等七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定州刺史。元勰仍然坚决推辞,魏世宗没有允许,他只好前往定州赴任。

北魏任城王元澄因王肃是外来归附之人,官位却在自己之上,心中颇为不满。恰逢南齐投降过来的严叔懋告发王肃密谋逃回江南,元澄当即拘禁了王肃,并上表声称他谋反;经过核查验证,发现并无实情。咸阳王元禧等人上奏弹劾元澄擅自拘禁宰相,元澄被免去官职,回到府第,不久后被外放为雍州刺史。

六月二十一日,北魏追尊皇母高氏为文昭皇后,将她的神位供奉在高祖庙中配享祭祀,并扩建她的旧墓,命名为终宁陵。追赐皇后的父亲高飏为勃海公,谥号为敬,由他的嫡孙高猛继承爵位;封皇后的兄长高肇为平原公,弟弟高显为澄城公;三人在同一天接受册封。魏世宗一向不认识各位舅舅,这时才赏赐他们衣服和头巾并召见,三人都惶恐不安、不知所措;短短几天之内,便富贵显赫。

秋季,八月初三,北魏遵照孝文帝的遗诏,将三夫人以下的后宫嫔妃全部遣送回家。

南齐东昏侯萧宝卷在东宫时,就不好好学习,只知道无节制地嬉戏玩乐;他性格迟钝寡言。等到即位后,也不与朝廷大臣交往,只亲信宦官以及身边的御刀、应敕等侍从。

当时,扬州刺史始安王萧遥光、尚书令徐孝嗣、右仆射江祏、右将军萧坦之、侍中江祀、卫尉刘暄轮流在宫中内省当值,轮流拟定诏书。雍州刺史萧衍得知后,对堂舅录事参军范阳人张弘策说:“一个国家有三个三公尚且难以治理,何况六位权贵同朝执政,势必会互相图谋,祸乱将要发生了。避祸求福,没有比雍州更合适的地方了,只是我的弟弟们都在京城,恐怕会遭受世间的祸患,应当再与益州谋划此事。”于是他秘密与张弘策整顿武备,其他人都不能参与谋划。他招募了数以万计的勇猛士兵,大量砍伐木材和竹子,并将其沉入檀溪之中,堆积的茅草像山冈一样高,都没有立即使用。中兵参军东平人吕僧珍察觉到他的意图,也私下准备了几百张船桨。此前,吕僧珍担任羽林监,徐孝嗣想把他引入自己的幕府,吕僧珍知道徐孝嗣不能长久掌权,便坚决请求跟随萧衍。这时,萧衍的兄长萧懿被免去益州刺史之职返回京城,仍然代理郢州事务,萧衍派张弘策劝说萧懿:“如今六位权贵地位相当,他们各自拟定诏书,为了争夺权力哪怕是一点小事也会结怨,按道理来说,他们必定会互相图谋消灭对方。皇上从东宫时就没有好名声,喜欢亲近身边小人,而且性格急躁残忍,怎么会把朝政托付给各位大臣,自己空坐皇位只在诏书上签字呢!长久积累的猜忌怨恨,必定会导致大规模的诛杀。始安王萧遥光想做西晋的赵王司马伦,迹象已经显露无疑;但他性格猜忌、气量狭小,只会成为祸患的根源。萧坦之嫉妒刻薄、欺凌他人,徐孝嗣容易被人牵制,江祏没有决断力,刘暄昏庸懦弱;一旦祸乱发生,朝廷内外将会土崩瓦解,我们兄弟有幸镇守外藩,应当为自身谋划;趁现在猜忌防备还没有产生,应当把各位弟弟全部召来,恐怕以后想脱身都没有路了。郢州控制着荆、湘二州,雍州的士兵和战马精锐强壮,天下太平就竭诚效忠朝廷,天下大乱就足以匡扶社稷;顺应时势进退,这是万全之策。如果不早点谋划,后悔就来不及了。”张弘策又亲自劝说萧懿:“凭借你们兄弟的英武,天下无敌,占据郢、雍二州,为百姓请命,废除昏君、拥立明君,易如反掌,这是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业啊。希望您不要被小子们欺骗,落得死后被人取笑的下场。雍州方面已经筹划得非常周密了,希望你好好考虑!”萧懿没有听从。萧衍于是迎接他的弟弟骠骑外兵参军萧伟和西中郎外兵参军萧憺来到襄阳。

小主,

当初,齐明帝虽然临终前托付朝中大臣辅佐朝政,但大多把心腹寄托在江祏兄弟身上。江祏、江祀二人轮流在殿内当值,皇帝的一举一动都要经过他们。萧宝卷渐渐想要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徐孝嗣不能阻止,萧坦之有时会提出不同意见,而江祏却坚决制止,萧宝卷对他十分怨恨。萧宝卷身边的会稽人茹法珍、吴兴人梅虫儿等人,受到皇帝的信任重用,江祏常常制裁约束他们,茹法珍等人对他恨之入骨。徐孝嗣对江祏说:“皇上稍微有不同的想法,怎能完全违背他呢!”江祏说:“只要把事情交给我,一定不会有什么忧虑。”

萧宝卷的恶行渐渐显露,江祏商议废除他,拥立江夏王萧宝玄。刘暄曾经担任萧宝玄的郢州行事,处理事务过于苛刻。有人献上一匹马,萧宝玄想观看,刘暄说:“马有什么好看的!”萧宝玄的妃子想要煮鸡肫,手下人向刘暄请示,刘暄说:“早上已经煮了鹅,不必再煮这个了。”萧宝玄怨恨地说:“舅舅太没有外甥之情了。”刘暄因此忌恨萧宝玄,所以不同意江祏的提议,转而想拥立建安王萧宝寅。江祏暗中与始安王萧遥光谋划,萧遥光自认为年纪较大,想要自己夺取皇位,便用含蓄的言辞打动江祏。江祏的弟弟江祀也认为年幼的君主难以保住皇位,便劝说江祏拥立萧遥光。江祏犹豫不决,便去询问萧坦之。萧坦之当时正在为母亲守丧,被起用为领军将军,他对江祏说:“明帝即位,已经不是按照长幼次序,天下至今还不服从。如果再做这样的事,恐怕天下会土崩瓦解,我不敢多说什么。”于是返回府第继续守丧。

江祏、江祀暗中对吏部郎谢朓说:“江夏王年纪尚小,倘若不能承担皇位的重任,怎能再次进行废立之事!始安王年纪较大,入宫继承皇位不会违背众人的期望。我们不是要借此谋求富贵,正是为了安定国家啊。”萧遥光又派亲信丹阳丞南阳人刘沨暗中向谢朓表达心意,想把他拉为同党,谢朓没有回应。不久,萧遥光任命谢朓兼任卫尉事务,谢朓感到恐惧,当即把江祏等人的谋划告诉了太子右卫率左兴盛,左兴盛不敢揭发。谢朓又劝说刘暄:“始安王一旦登上皇位,那么刘沨、刘晏就会占据你现在的位置,只会把你当作反复无常的人。”刘晏是萧遥光的城局参军。刘暄假装震惊,骑马迅速报告给萧遥光和江祏。萧遥光想把谢朓外放为东阳郡太守,谢朓一向轻视江祏,江祏便提议除掉他。萧遥光于是逮捕谢朓,将他交付廷尉审理,并与徐孝嗣、江祏、刘暄等人联名上奏:“谢朓煽动朝廷内外,肆意贬低皇上,私下议论宫廷之事,诽谤亲近贤能的大臣,轻率议论朝廷宰相。”谢朓最终死在狱中。

刘暄觉得萧遥光如果即位,自己就会失去元舅的尊贵地位,因此不肯同意江祏的提议;所以江祏迟疑了很久都没有决断。萧遥光大怒,派手下黄昙庆在青溪桥刺杀刘暄。黄昙庆看到刘暄的随从众多,不敢动手;刘暄察觉到此事,于是揭发了江祏的谋划,萧宝卷下令逮捕江祏兄弟。当时江祀正在内殿当值,怀疑有变故发生,便派人立即送信给江祏说:“刘暄似乎有阴谋。现在该怎么办?”江祏说:“应当冷静镇定地应对。”不久,有诏书召见江祏入宫,江祏被停留在中书省。当初,袁文旷因斩杀王敬则的功劳应当受封,江祏坚持不批准;萧宝卷派袁文旷去抓捕江祏,袁文旷用刀环猛击江祏的胸口说:“你还能阻止我受封吗!”江祏和弟弟江祀都被处死。刘暄听到江祏等人死去的消息,在睡梦中大惊,跳下床跑到门外,问身边的人:“抓捕我的人到了吗?”过了很久,情绪才稳定下来,回到座位上,悲痛地说:“我不是为江祏悲伤,是为自己悲痛啊!”

萧宝卷从此无所忌惮,更加放纵自己,日夜与亲信在后堂击鼓呼叫、骑马嬉戏。常常在五更时分才睡觉,到黄昏时分才起床。大臣们在节日、初一朝见,要到黄昏后才能上前,有时甚至到天黑后就被遣退。尚书省的奏章,往往要过几十个月才回复,有的甚至不知去向;宦官们把奏章包裹着鱼肉带回家,这些都是尚书省的重要文书。萧宝卷常常练习骑马以寻求舒适,回头对身边的人说:“江祏常常禁止我骑马;那小子如果还在,我怎能享受这样的乐趣!”接着问道:“江祏的亲戚还有谁活着?”身边的人回答:“江祥现在在冶炼作坊。”萧宝卷听后便在马上拟定诏书,赐江祥死。

始安王萧遥光一向有谋反的意图,与他的弟弟荆州刺史萧遥欣暗中谋划起兵占据东府,让萧遥欣从江陵率领军队火速东下,约定日期将要发动,然而萧遥欣却病逝了。江祏被诛杀后,萧宝卷召萧遥光入宫,告知他江祏的罪行,萧遥光感到恐惧,回到府第后,当即假装疯狂大哭,于是声称生病不再入宫。

此前,萧遥光的弟弟豫州刺史萧遥昌去世,他的部众都归附了萧遥光。等到萧遥欣的灵柩运回,停留在东府前的江边小洲上,荆州前来送丧的兵力非常强盛。萧宝卷诛杀江祏兄弟后,担心萧遥光心中不安,便想升任他为司徒,让他回到府第,于是召他入宫传达旨意。萧遥光害怕被杀害,十五日黄昏时分,在东府东门召集郢、豫二州的部众,召见刘沨、刘晏等人谋划起兵,以讨伐刘暄为名。

小主,

夜间,萧遥光派数百人攻破东冶,放出囚犯,从尚方署取出兵器。又召见骁骑将军垣历生,垣历生跟随使者前来。萧坦之的府第在东府城东边,萧遥光派人突袭抓捕他,萧坦之赤身露体翻墙逃向皇宫。途中遇到巡逻头目颜端,被颜端抓住,萧坦之告知他萧遥光谋反,颜端不信;便亲自前去探问,确认实情后,才把马交给萧坦之,与他一同进入皇宫。萧遥光又突袭抓捕尚书左仆射沈文季到他的府第,想任命他为都督,恰逢沈文季已经进入皇宫。垣历生劝说萧遥光率领城内的士兵夜间攻打皇宫,用车装载芦苇焚烧城门,说:“您只需乘车跟在后面,攻下皇宫易如反掌!”萧遥光犹豫不决,不敢出兵。天渐渐亮了,萧遥光身着军装走出厅堂,命令士兵登上城墙,并进行赏赐。垣历生再次劝说出兵,萧遥光仍然不肯,希望皇宫内会自行发生变故。等到太阳升起,皇宫的军队渐渐赶到。皇宫内刚开始听到叛乱的消息,众人情绪惶惑;黎明时分,有诏书召见徐孝嗣,徐孝嗣入宫后,人心才安定下来。左将军沈约听到变故,便骑马冲入西掖门。有人劝他穿上军装,沈约说:“皇宫内正混乱,看到我穿军装,或许会误以为我与萧遥光同谋。”于是穿着红色官服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