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日,朝廷下诏特赦建康城,京城内外实行戒严。徐孝嗣以下官员驻守宫城,萧坦之率领朝廷军队讨伐萧遥光。徐孝嗣内心疑虑恐惧,与沈文季身着军装一同坐在南掖门上,想和他商议时局,沈文季总是用其他话题岔开,最终没能谈及正题。萧坦之驻守湘宫寺,左兴盛驻守东篱门,镇军司马曹虎驻守青溪大桥。各路军队从三面包围东府城,焚烧司徒府。萧遥光派垣历生从西门出战,朝廷军队多次战败,军主桑天爱战死。萧遥光起兵时,询问咨议参军萧畅的意见,萧畅神色严肃拒不从命。戊午日,萧畅与抚军长史沈昭略暗中从南门逃出,前往朝廷自首,东府城守军士气大受打击。萧畅是萧衍的弟弟,沈昭略是沈文季哥哥的儿子。
己未日,垣历生从南门出战,趁机丢下长矛向曹虎投降,曹虎下令将他斩首。萧遥光大怒,在床上跳起来,派人斩杀了垣历生的儿子。当天晚上,朝廷军队用火箭焚烧东府城东北角楼。到了夜间,城墙崩塌,萧遥光退回小书房,戴着头巾坐着,手持蜡烛照亮自己,让人抵抗,书房门窗都层层上锁,身边侍从纷纷翻墙逃走。朝廷军主刘国宝等人率先攻入,萧遥光听到外面军队到来,吹灭蜡烛趴在床下。士兵们撞开房门进入,在黑暗中把他拉出来斩首。朝廷军队入城后,几乎烧毁了所有房屋。刘沨逃回家中,被人杀死。荆州将领潘绍听闻萧遥光作乱,谋划响应他。西部郎司马夏侯详召集潘绍议事,趁机将他斩首,荆州府得以安定。
己巳日,朝廷任命徐孝嗣为司空;加封沈文季为镇军将军,侍中、仆射职位不变;萧坦之为尚书右仆射、丹阳尹,右将军职位不变;刘暄为领军将军;曹虎为散骑常侍、右卫将军。这些都是奖赏他们平定萧遥光叛乱的功劳。
这时,北魏南徐州刺史沈陵前来投降。沈陵是沈文季的族侄。当时北魏徐州刺史京兆王元愉年纪尚轻,军府事务都由兼长史卢渊决断。卢渊预知沈陵将要反叛,便下令各城池暗中防备;多次向魏朝上奏,但朝廷没有听从。沈陵于是杀害将领僚属,率领宿预的部众前来投奔南齐,淮河沿岸各戍所因早有防备得以保全。沈陵在边境多年,暗中勾结边州豪杰。他反叛后,郡县抓捕了许多他的同党并押送过来,卢渊都安抚并赦免了他们,只归罪于沈陵一人,人心才安定下来。闰月丙子日,朝廷立东陵公萧宝览为始安王,继承靖王的香火。
江祏等人失败后,皇帝身边的捉刀、应敕等侍从都肆意横行、专权用事,当时的人称之为“刀敕”。萧坦之刚愎专断,受宠的亲信们既畏惧又憎恨他;萧遥光死后二十多天,皇帝派延明主帅黄齐济率兵包围萧坦之的府第,将他杀害,连同他的儿子秘书郎萧赏也一并处死。萧坦之的堂兄萧翼宗担任海陵太守,还未赴任,萧坦之对黄齐济说:“堂兄在海陵的府第想必没有异常。”黄齐济问:“海陵的府第在哪里?”萧坦之告知了他。黄齐济向皇帝禀报,皇帝便派人去抓捕萧翼宗。搜查他的家,发现家中极其贫穷,只有几百张借钱的契约,回来禀报皇帝后,皇帝赦免了他的死罪,将他关押在尚方署。
茹法珍等人诬陷刘暄有谋反之心,皇帝说:“刘暄是我的舅舅,怎么会有这种事?”直阁新蔡人徐世标说:“明帝是武帝的堂兄弟,受到那样的恩宠,尚且诛灭了武帝的后代;舅舅又怎么值得信任呢!”皇帝于是杀害了刘暄。
曹虎善于招纳人才,每天供养的宾客常有数百人。到了晚年却变得吝啬,卸任雍州刺史时,有五千万钱,其他财物也与此相当。皇帝怀疑曹虎是前朝旧将,且贪图他的财富,于是杀害了他。萧坦之、刘暄、曹虎新近被任命的官职,都还没来得及就任就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初,齐高宗临终时,用萧隆昌(郁林王)被废杀的事告诫皇帝说:“做事不能落在别人后面。”所以皇帝多次与亲信谋划诛杀大臣,都事发仓促,决心果断没有疑虑。于是大臣们人人都无法保全自己。
九月丁未日,朝廷任命豫州刺史裴叔业为南兖州刺史,征虏长史张冲为豫州刺史。
壬戌日,因多次诛杀大臣,朝廷宣布大赦。
丙戌日,魏世宗拜谒长陵,想让平民身份的亲信吴人茹皓与自己同乘一车。茹皓整理衣服准备上车,给事黄门侍郎元匡上前劝谏,皇帝推开元匡让他退下,茹皓吓得脸色大变而退。元匡是元新城的儿子。
益州刺史刘季连听闻皇帝品行不端,便骄横放纵起来,施用刑罚十分严酷,蜀地百姓非常怨恨他。这个月,他派兵袭击中水,但是没有攻克。于是蜀人赵续伯等人纷纷起兵作乱,刘季连无法镇压。
枝江文忠公徐孝嗣,作为文人不明确表态赞同或反对,所以虽然名位贵重,却还能长久保全性命。虎贲中郎将许准向徐孝嗣陈述时局机密,劝说他实行废立君主之事。徐孝嗣迟疑了很久,认为必定没有动用武力的道理;想要等皇帝出游时,关闭城门,召集百官商议废黜皇帝。虽然有这个想法,最终还是没能决断。那些受宠的亲信们也渐渐憎恨他。西丰忠宪侯沈文季以年老多病为由推脱,不参与朝廷权力之争,侍中沈昭略对沈文季说:“叔父年纪已经六十,身为员外仆射,想求得自保,怎么可能呢!”沈文季笑了笑没有回应。冬季十月乙未日,皇帝召徐孝嗣、沈文季、沈昭略进入华林省。沈文季上车时,回头说:“这次出行恐怕是有去无回了。”皇帝派外监茹法珍赐给他们毒酒,沈昭略大怒,骂徐孝嗣说:“废黜昏君、拥立明君,是古今不变的典范;宰相没有才能,才导致有今天的下场!”说罢,就用酒杯砸向他的脸说:“让你做个破脸鬼!”徐孝嗣喝了一斗多毒酒才死去。徐孝嗣的儿子徐演娶了武康公主,徐况娶了山阴公主,都受牵连被诛杀。沈昭略的弟弟沈昭光听闻抓捕的人来了,家人劝他逃走。沈昭光不忍心舍弃母亲,握住母亲的手悲痛哭泣,抓捕的人将他杀害。沈昭光哥哥的儿子沈昙亮逃走,已经得以幸免,听闻沈昭光死了,叹息说:“家门被屠灭,我还活着干什么!”于是自缢而死。
当初,太尉陈显达自认为是高帝、武帝时期的旧将,在高宗在位时,内心就感到危险恐惧,极力自我贬抑,常常乘坐破旧的车子,随从的仪仗队也只用十几个瘦弱矮小的人。曾经在侍奉宴会时,酒喝到尽兴,就向高宗请求借一个枕头,高宗下令给他。陈显达抚摸着枕头说:“臣年纪衰老,富贵已经足够了,只差一个枕头枕着死去,特意来向陛下乞求。”高宗脸色大变说:“公喝醉了!”陈显达以年老应辞官为由请求退休,高宗没有批准。等到王敬则反叛时,当时陈显达正率兵抵抗北魏,始安王萧遥光怀疑他,向高宗上奏想召回军队;恰逢王敬则叛乱被平定,这才作罢。等到皇帝即位,陈显达更加不愿意留在建康。后来得到江州刺史的职位,非常高兴。他曾经生病,也不让医生治疗,不久后自行痊愈,心中却很不高兴。听闻皇帝多次诛杀大臣,又传言说将要派兵袭击江州,十一月丙辰日,陈显达在寻阳起兵,命令长史庾弘远等人给朝廷权贵写信,列举皇帝的罪行,说“想要尊奉建安王为主君,等到京城的战乱平定后,向西迎接建安王登基”。
乙丑日,朝廷任命护军将军崔慧景为平南将军,统领各路军队攻打陈显达;后军将军胡松、骁骑将军李叔献率领水军占据梁山;左卫将军左兴盛统领前锋军队驻守杜姥宅。
十二月癸未日,朝廷任命前辅国将军杨集始为秦州刺史。
陈显达从寻阳出发,在采石击败胡松,建康城震动恐惧。甲申日,陈显达的军队驻扎在新林,左兴盛率领各路军队抵抗。陈显达在岸边设置了许多营火,暗中派军队夜间渡江,袭击宫城。乙酉日,陈显达率领数千人登上落星冈,新亭的各路军队听闻后,纷纷奔逃返回,宫城大为惊骇,关闭城门设置防守。陈显达手持马槊,率领数百名步兵,在西州前与朝廷军队交战,两次交锋后,陈显达大获全胜,亲手杀死数人,马槊都折断了;接着,朝廷军队陆续赶到,陈显达无法抵抗,只好向后撤退,退到西州后面时,骑官赵潭用矛刺中陈显达,他坠下马背,被斩首,他的几个儿子都被处死。长史庾弘远是庾炳之的儿子,在朱雀航被斩首。临刑前,他索要帽子戴上,说:“子路临死时系好帽缨,我不能不戴帽子死去。”对围观的人说:“我不是反贼,而是义兵,是为各路军队请命啊。陈公做事太轻率;如果采纳我的意见,天下就不会遭受战乱之苦了。”庾弘远的儿子庾子曜,抱着父亲乞求代他受死,也被一同杀害。
小主,
皇帝诛杀陈显达后,就更加骄横放纵了,渐渐外出游荡,又不想让人看见;每次出行,都先驱赶所经过地方的百姓,只留下空宅。负责警戒的官员击鼓清道,鼓声所到之处,百姓就必须立刻逃走,来不及穿衣穿鞋,违反禁令的人当即被处死。一个月内出行二十多次,出行时从不说明去向,东西南北,无处不去。常常在三更四更时分,鼓声四起,火光冲天,旗帜兵器横在路上。百姓们喧哗奔逃,老幼震惊,哭喊声堵塞道路,各处都被封锁,不知道皇帝要经过哪里。士农、工、商都荒废了本业,打柴采薪的道路被阻断,婚丧嫁娶都错过了时机,产妇只能在别处分娩,有人甚至把生病的人丢弃在路上,无法安葬。街巷中悬挂帐幔作为高大的屏障,设置埋伏的士兵防守,称之为“屏除”,也叫“长围”。皇帝曾经到沈公城,有一个妇人正在临产,来不及逃走,皇帝便下令剖腹查看胎儿的性别。又曾经到定林寺,有一位年老患病的僧人没能逃走,藏在草丛中;皇帝命令身边的人射箭,上百支箭同时射出。皇帝力气很大,能拉开三斛五斗的弓。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