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它的脾气比任何一位我约会过的女士都要难以捉摸。”
他开了个玩笑,接过相机,小心翼翼地将它摆放在身后书架一个绝佳的、能够将我和周围环境尽收眼底的位置。
小主,
我以为我们的交流会就此结束,正欲转身坐下,他却开口了。
“请等一下,先生。”
他的声音不再那么轻盈,多了一丝质感。
我看到他放下了手中的相机,右手伸进了丹宁裤的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细长的、被黑色烤漆包裹的物体。
FN M1910。
一款比利时手枪,设计紧凑而优雅。
因其独特的套筒设计,枪身几乎没有任何凸起,如同光滑的宝石。
在那个时代,它是无数政客、军官与阴谋家的贴身伴侣。
而此刻,当它从这个人的口袋中出现时,它的意义便只剩下一种。
展示一位杀手的到来。
这并不让我感到意外。
他的动作依旧在继续,拇指已经准备解开保险。
“慢着。”
我的声音平静无波。
他的动作顿住了,漂亮的眼睛里充满了疑问,但握枪的手却稳定如磐石。
“你那台Bolex 155的片门,”
我缓缓说道,
“在装片时,如果压板的弹簧压力稍有不对,胶片就无法完全贴合片窗。
录制时,画面会产生一种糟糕的抖动。
对于动态影像而言,这足以毁掉一切。”
他的动作彻底停了下来。
英俊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电影剧本之外的、真实的惊愕。
“你想怎么样?”
他问,声音里带着故作友好的警惕。
“我们各退一步。”
我提出了一个建议,
“我给你三分钟,足够你重新检查并校准你的相机。
作为交换,这三分钟,也允许我做一些准备工作。
如何?”
“好。”
对方几乎没有迟疑,立刻答应了。
这个答案验证了我的猜测——他对于“记录下这一瞬间”的执念,远超于对任务本身的关注。
而他对自己完成刺杀的手段,则有着近乎病态的自信。
我转过身,没有再看他。
身后传来了细微而急促的金属摩擦声与胶片被重新抽动的声音,他正在以一种极其专业的手法修复他的“艺术道具”。
我的目光则重新投向了阅览室中那些尚不知情的学生。
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注意到了我们这边的异样,投来了好奇的视线。
“各位,”
我的声音清晰地在安静的室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礼貌与权威,
“很抱歉打扰各位的研习。
为了诸位的安全,我恳请大家暂时离开这间阅览室。
请放心,今日之事,相关的影像记录会在处理后,发布在伊米塔多公司的官方社交账户上。”
室内短暂地陷入了一片死寂,随后,一阵低声的骚动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
那并非恐慌或不满。
在经历了数次刺杀事件的新闻轰炸后,耶鲁的学生们对这类事情早已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免疫力。
此刻,驱动他们的,更多的是一种终于亲身“见证历史”的新鲜感与八卦欲。
学生们开始井然有序地收拾东西,三三两两地向外走去。
伴随着他们的离开,窃窃私语声逐渐清晰起来。
“天啊,真的是西拉斯·布莱克伍德本人……比新闻上看起来更有魅力。”
一个女生压低声音说。
“那个杀手也太帅了吧?
感觉像是哪个还没出道的好莱坞明星。”
另一个回应道。
“是有点像年轻时的裘德·洛,但气质上还是布莱克伍德先生更胜一筹,那种感觉……像是从旧电影里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