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徐骁破云气势昂 智计如星耀军帐

皇帝的话音刚落,朝堂上的大臣们都惊愕地看着他,一时间鸦雀无声。皇帝见状,也不再多说,直接站起身来,转身朝着后宫走去。他的步伐显得有些匆忙,仿佛一刻也不想在朝堂上多待。

随着皇帝的离去,朝堂上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而老丞相则站在原地,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老丞相心里很清楚,皇帝这是把一个极其棘手的难题丢给了自己。他虽然一直主张联合宋朝共同对抗徐家军,但他也明白,要想与后宋结盟并非易事。后宋与后隋之间有着世代的仇恨,要让他们出兵相助,简直比登天还难。

然而,皇帝的命令已经下达,他就算心中有再多的不情愿,也只能咬着牙去执行。皇帝离去后,那些主战派的大臣们如饿虎扑食一般,径直冲向老丞相所在之处,七嘴八舌地开始献计献策。

其中一名身材魁梧、满脸虬髯的武将,声如洪钟地说道:“丞相大人,依末将之见,我们可以先派遣使者前往后宋,向他们阐明其中的利害关系,并许以丰厚的利益,诱使他们出兵援助我国。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形成内外夹击之势,让徐家军首尾不能相顾。”

话音未落,另一名白面无须、文质彬彬的谋士紧接着插话道:“丞相大人,在下认为,除了拉拢后宋之外,我们还需在国内积极征兵,加强军队的训练,以应对徐家军可能发起的猛烈攻击。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紧接着,又有一名大臣附和道:“丞相,末将觉得我们还可以在边境地区巧妙地设下埋伏,待徐家军自投罗网之时,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只要我们能够成功击退徐家军的首轮进攻,必定能够振奋我军士气,为接下来的持久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老丞相坐在议事厅的首位,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建议,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但心中却在暗暗思索着。

他知道,这些建议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要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与后宋结盟,固然可以借助后宋的力量来对抗徐家军,但这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不仅要割让土地,还要送上大量的财宝,而且后宋是否会真心相助,还是一个未知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国内征兵,虽然可以增加军队的数量,但这无疑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可能会引起百姓的不满,甚至引发内乱。而那些主降派的官员们,则在听完建议后,纷纷挥袖而去,他们心中对老丞相充满了不满和怨恨。

他们认为,老丞相这是在将后隋往火坑里推,与徐家军决战,无疑是自寻死路。在他们看来,投降才是唯一的出路。

然而,老丞相并没有被这些主降派的言论所动摇,他深知投降意味着什么。他不能让后隋的百姓成为徐家军的奴隶,更不能让后隋的江山落入他人之手。

就在老丞相为如何应对徐家军而烦恼不已的时候,徐家军却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徐骁率领着徐家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后隋的军队纷纷望风而逃。历经一个月,就抵达了后隋的都城外,在决定攻打后隋都城之前,徐骁命令全军安营扎寨,自己需要和赵长陵及李义山商议,怎么快速的攻破后隋都城。

徐家军的营帐之中,灯火摇曳,将整个营帐映照得如同白昼。那跳跃的火光,似是战争的鼓点,在寂静的夜里跳动不息。徐骁端坐在主位之上,目光紧紧地锁定在眼前的地图上,眉头紧锁,宛如一道深深的沟壑。

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后隋的城池、关隘和兵力部署。徐骁深知,虽然云州城已经在徐家军的铁蹄下被攻破,但后隋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此次伐隋,乃是一场灭国之战,其艰难程度,远非寻常战役可比。每一座城池、每一支军队,都可能成为横亘在徐家军面前的巨大阻碍。

然而,徐骁心中也有着一股坚定的信念。只要啃下第一块骨头,剩下的几个就好啃了。这第一块骨头,便是后隋的都城,只要攻破都城,后隋的防线必将土崩瓦解。但后隋的防御体系坚固,且士气尚存,想要啃下这块硬骨头,谈何容易。

而且,后隋与后宋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两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倘若后宋出兵相助后隋,那么徐家军将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徐骁深知这一点,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手指不自觉地在地图上轻轻敲击着,仿佛在思考着应对之策。

就在这时,一位亲卫匆匆走了进来,他神色匆匆,手中拿着一叠探子送来的情报。亲卫单膝跪地,恭敬地说道:“将军,探子来报。后隋朝堂上如今争论不休,主战派和主降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主战派认为,后隋国力尚存,应当拼死一战,保卫国家尊严;而主降派则主张投降,以求保全性命和部分利益。但是后隋老丞相主事,消息说老丞相已经派人前往后宋求援,说是割让两城和万两黄金给后宋,以换取后宋的军事支持。”

徐骁微微点头,示意亲卫起身,然后说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亲卫领命,转身退出了营帐。

亲卫离开后,营帐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徐骁面露难色,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看向身旁的赵长陵,问道:“赵兄,你觉得后宋会派援军吗?”

赵长陵身着一身白色长袍,气质儒雅,手中摇着一把蒲扇,在军帐中来回踱步,每一步都显得沉稳而从容。他思索片刻后,回答徐骁道:“将军,我认为后宋会出兵的!虽说当今的后宋皇帝年纪尚小,尚不能完全掌控朝政,但是据后宋的探子信息来说,此后隋小皇帝有着不同凡响的志气。他虽年幼,却有着称霸天下的野心,此次后隋求援,对他来说,或许是一个扩张势力的绝佳机会。而且,后隋割让的两城和万两黄金,对于后宋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足以让他心动。”

旁边的李义山身着深色袍子,他身材不高,却透着一股精明干练的气质。他捋了捋自己短短的小胡子,若有所思,在听到赵长陵的话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然后又思索了一会,对着徐骁说:“将军,如今后隋已经派使者前往后宋献城献黄金以求后宋支援。那么,我们同样也可以派使者前往后宋啊!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争取后宋的支持,或者至少让后宋保持中立。”

徐骁听到李义山的话,不由得精神一振,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有些急不可耐地问:“义山兄,可否具体说说?派使者前往后宋该如何说法?”

李义山继续捋着自己的小胡子,眼睛微闭着,仿佛在脑海中勾勒着一幅宏大的战略蓝图。片刻后,他缓缓睁开眼睛,说道:“既然后隋是献城献黄金,那么我们派使者前往后宋朝廷,向后隋的小皇帝表明,我们徐家军可以和后宋联合前后夹击后隋。待到后隋灭国,我们许他更多城池,比如三城甚至四城,想必那小皇帝定会心动。毕竟,对于后宋来说,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既能得到城池,又能削弱徐家军的实力,他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

赵长陵摇着蒲扇,眉头微皱,说道:“不见得,倘若后宋与我徐家军联合,前后夹击后隋,想必后隋定当会以死相战。后隋军队虽然目前士气受挫,但如今到了灭国之难,定会拼死抵抗。即使我徐家军灭了后隋,想必也会损失很大。而且,倘若此刻后宋发兵,以为了帮助后隋复国的理由,那么其他的诸侯国也会支持后宋,到时候我们徐家军将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这场战争的走向就难以预料了。”

小主,

李义山听后,微微一怔,随即陷入了沉思。他捋着小胡子的手也停了下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的光芒。过了半刻钟后,李义山有些激动地说:“赵兄所言极是,我考虑欠缺了。不过,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我们不妨和后隋的小皇帝约好,如果合作灭了后隋,城池对半分,这么大的利益想必后宋小皇帝不会拒绝。然后再让后宋小皇帝假装答应出兵援助后隋,待到时机成熟,比如后隋军队主力被我们牵制在前线时,便从后隋内部发难。我们可以派遣一支精锐部队,伪装成后宋军队,在关键时刻对后隋都城发动突袭。如此一来,便可破了后隋都城,让后隋陷入混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