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帐中谋策定西楚 景河血战徐军苦

在这十天里,徐骁日夜守在指挥部,密切关注着战场的动态。他与赵长陵、李义山不断地分析战况,调整作战策略。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从正面强攻到侧面迂回,但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每一次进攻,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收获甚微。

将士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但他们没有退缩,依然坚定地战斗在第一线。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保家卫国、统一中原的使命,不能轻易放弃。褚禄山在这十天里,几乎没有合过眼。他带领着轻骑兵不断地发起冲锋,试图打破西楚大戟士的防线。但每一次冲锋,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的身上也多处受伤,但他依然咬牙坚持着,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战胜敌人。

燕文鸾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指挥着重甲步兵,既要抵挡西楚大戟士的攻击,又要寻找反击的机会。他的嗓子喊哑了,身体也疲惫不堪,但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鼓舞着将士们的士气。

西楚的大戟士们虽然占据了上风,但他们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长时间的战斗让他们疲惫不堪,物资也逐渐匮乏。但他们依然坚信自己能够守住景河,保卫西楚的领土。

在这十天的战斗中,最强的攻和最强的防在离阳和西楚边境开展着。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了争夺的焦点。战场上,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汇成了小溪,那惨烈的景象让人不忍直视。

然而,徐骁并没有放弃。他知道,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他继续与赵长陵、李义山商讨对策,寻找西楚大戟士的弱点。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找到突破的方法,打破这僵局,带领徐家军走向胜利,实现统一中原的伟大目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持续十天的第一次战役后,徐骁命令士兵们休整两日后再继续攻击。军帐中,徐骁看着地图上景河的地形,眉头紧锁,他看到西楚的大戟士果真是固若金汤,才明白西楚能够立足于战乱的春秋中。

在接下来的第二次战役,徐骁和赵长陵、李义山商量后,决定利用西楚大戟士的笨重的特性,发挥徐家军骑兵灵活的优势。徐家军的骑兵如同疾风一般,从四面八方包围而来,他们手中的长枪如同死神的镰刀,每一次挥舞都带走数条生命。在这样的战术面前,重甲步兵不再是战场上的霸主,而是成了固守的炮灰。

西楚大戟士每个人奋力抵抗,试图用他们的勇猛和坚韧来逆转战局。但徐家军如同一台精密运作的战争机器,每一个部分都运作得无比协调。在徐骁的指挥下,徐家军的骑兵和步兵相互配合,完美执行每一个战术。而西楚大戟士,即使拥有无比坚韧的意志和强大的力量,也无法逃脱被围困、被消耗、最终被击败的命运。

景河之战的第二次战役,持续了一个月。在褚禄山带领的轻骑兵不断的冲击下和燕文鸾的重甲步兵的攻击下,西楚的大戟士占不到一点便宜。他们被徐家军分割包围,逐渐失去了战斗的主动权。最终第二次战役结束后,西楚的大戟士几乎折损了一半,景河防线岌岌可危。

第二次战役结束后,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着徐骁及徐家军的方面倾斜……

————————————————

正所谓:

徐骁挥师向西楚,铁骑奔腾尘土舞。

过关斩将势如虎,一路摧枯拉朽途。

直抵景河风云怒,十二戟士严阵堵。

重甲如山气盖殊,长戟耀日寒光吐。

徐骁令下谋略出,禄山轻骑似飞鹄。

文鸾步卒坚如筑,两军配合战阵铺。

初战旬日硝烟苦,大戟顽强难攻取。

再战月余血满湖,西楚兵疲损无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