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景河三役血盈川 北凉破楚志弥坚

景河之战的第二次战役,在一片血雨腥风中缓缓落下帷幕。那是一个被死亡与绝望笼罩的战场,残阳如血,似是老天也在为这片惨状而悲泣。它那猩红的光芒,无力地洒在堆积如山的尸体上,仿佛给这些逝去的生命蒙上了一层悲壮的纱幕。

战场上,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腐臭气息,那是死亡的味道,是战争残酷的见证。断肢残臂散落各处,有的还紧紧握着兵器,仿佛在诉说着主人临死前的挣扎与不甘;破败的旗帜在微风中瑟瑟发抖,旗面上的血迹已经干涸,却依旧触目惊心。

双方在这场惨烈的厮杀中,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徐家军的将士们,他们怀着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战争中。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战术,一次次地冲破敌军的防线。每一次冲锋,都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每一次交锋,都溅起朵朵血花。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无数英勇的将士倒在了血泊之中。他们有的被敌人的利刃刺穿胸膛,有的被飞箭射中要害,生命在瞬间消逝。但他们的牺牲并非徒劳,徐家军最终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而西楚的大戟士,曾经是西楚军队中的精锐之师,他们身着重甲,手持长戟,威风凛凛。在以往的战斗中,他们无往不胜,令敌人闻风丧胆。然而,在这场景河之战中,他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徐家军的猛烈攻击让他们防不胜防,经过两次战役的冲击,大戟士已经折损过半。原本坚不可摧的防线,此刻也摇摇欲坠,仿佛一阵微风就能将其吹垮。

徐骁站在高坡之上,身姿挺拔如松,眼神深邃而凝重。他静静地望着这片满目疮痍的战场,心中五味杂陈。那一具具冰冷的尸体,那一声声痛苦的呻吟,都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他深知,这些士兵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战,他们都是英雄。但此刻,他们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无尽的悲痛和遗憾。

他也清楚地看到,士兵们此刻身心俱疲。连续的战斗让他们体力透支,精神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许多人身上带着伤,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们需要时间来休息和恢复,需要重新调整状态,以迎接接下来的挑战。于是,徐骁果断下令,军队休整三日。

这三日里,徐家军的营地中弥漫着压抑而沉重的氛围。伤兵们的呻吟声不绝于耳,那声音仿佛是战争的余音,在营地中回荡。医护人员们忙碌地穿梭其中,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焦急。他们小心翼翼地为伤者包扎伤口,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关爱和责任。对于那些伤势较重的士兵,他们更是悉心照料,喂药治疗,希望能让他们尽快康复。

营地的一角,几个士兵围坐在一起,他们的脸上带着疲惫和忧伤。其中一个年轻的士兵,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喃喃自语道:“这场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我不想再看到兄弟们一个个倒下了。”旁边的一个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孩子,战争是残酷的,但我们不能退缩。我们要为了国家和家人而战,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迎来和平的。”年轻士兵默默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而此刻的西楚统帅叶白夔,站在景河西楚大军的阵前,身姿挺拔却略显落寞。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绝望,那绝望如同深渊一般,让人不寒而栗。他望着前方狼藉的战场,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痛。那遍地的尸体,那破碎的战旗,都在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惨烈。

他心里明白,经过两次战役的冲击,大戟士已经折损过半。曾经那支威风凛凛的精锐之师,如今已经元气大伤。想要守住景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他身为西楚的统帅,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他不能轻易放弃,不能让西楚的领土在自己的手中沦陷。

于是,他再次召集剩下的大戟士们。当他们站在叶白夔面前时,虽然个个身负重伤,但眼神中依然透露出坚定和不屈。叶白夔看着他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吸一口气,声嘶力竭地鼓舞道:“将士们!我们身为西楚的子民,为了自己的家,为了自己的国,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我们也要视死如归!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守住这片土地!我们的身后是我们的家人,是我们的国家,我们不能退缩!”

大戟士们被叶白夔的话语所感染,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纷纷握紧手中的兵器,仿佛在向敌人宣告,他们绝不会轻易屈服。一个年轻的大戟士大声喊道:“将军,我们不怕死!我们要与敌人血战到底!”其他大戟士也跟着齐声高呼,那声音震天动地,仿佛要冲破这压抑的天空。

徐家军的军帐中,徐骁正与赵长陵、李义山两位军师商量着后面的策略。徐骁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沉思片刻后说道:“如今景河之战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我军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伤亡也不小。接下来的仗,该如何打,还得好好谋划一番。我们不能盲目进攻,必须要制定出一个周全的计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长陵微微点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睿智和沉稳。他说道:“将军所言极是。西楚大戟士虽折损严重,但仍有余勇,不可小觑。他们毕竟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在绝境中可能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我们需谨慎行事,切不可大意。我们要充分了解敌人的情况,找到他们的弱点,然后再发动攻击。”

李义山则抚摸着自己的小胡子,若有所思地说道:“依我看,我们可以先观察一下西楚军的动向,寻找他们的破绽,再伺机而动。我们可以派出侦察兵,密切关注他们的营地情况,了解他们的兵力部署和物资储备。同时,我们也可以加强自身的防御,防止敌人突然发动反击。”

三人正讨论得激烈之时,帐外突然响起一阵粗犷的声音:“将军,李军师、赵军师,禄球儿有话要说。”这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寂静的军帐中回荡。徐骁、赵长陵和李义山三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纷纷看向帐外。赵、李二人又看向徐骁,眼神中带着询问之意。徐骁思索了片刻,说道:“进来说吧!”

帐帘掀开,褚禄山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他身材魁梧,满脸横肉,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着一股凶狠之气。他行完礼后,恭敬地说道:“义父,赵军师、李军师,在下有一想法不知当说不当说。”

徐骁看着他,说道:“直接说吧。先说出来看看!”

褚禄山便不再犹豫,直接说道:“如今景河之战已经一个多月,在我徐家军的两次战役冲击下,想必西楚的大戟士已经折损过半。虽然我军伤亡也大,但是相比之下就好多了。为了不再牺牲过多,我以为采用‘血磨战术’,放弃传统骑兵迂回,直接以密集冲锋冲击大戟士方阵,用兵力换时间。经过两次的拉锯战,我们不妨以‘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代价撕开防线,西楚军心理防线崩溃?。他们现在已经是惊弓之鸟,只要我们给他们施加足够的压力,他们必然会崩溃。”

徐骁、赵长陵和李义山听后,都陷入了沉默。他们深知,“血磨战术”虽然凶狠,但也意味着巨大的伤亡。这场战役已经让双方都元气大伤,如果再采用如此惨烈的战术,后果不堪设想。每一个士兵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他们的牺牲都会让无数个家庭陷入悲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