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如果不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拖得越久,对徐家军越不利。西楚军虽然伤亡惨重,但他们背水一战,士气可能会逐渐恢复。而且,徐家军后方也面临着诸多压力,粮草供应、士兵士气、离阳皇帝等问题都需要尽快解决。粮草是军队的生命线,如果粮草供应不足,军队就会陷入困境;士兵们在长时间的战斗中,士气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不及时调整,可能会影响战斗力;离阳皇帝对徐家军的顾虑等,如果不能尽快取得胜利,可能会引起皇帝的不满。
沉默良久后,李义山终于先开口说道:“将军,我以为褚禄山将军的想法可行!如今西楚军已成强弩之末,我们若不趁此机会给予他们致命一击,恐怕日后会夜长梦多。虽然‘血磨战术’伤亡惨重,但只要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伤亡而错失良机,否则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赵长陵在深思熟虑后,也点头赞同道:“李兄所言有理。西楚军此刻已是惊弓之鸟,我们以雷霆之势发起攻击,定能让他们措手不及。而且,我们也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尽量减少我军的伤亡。我们可以加强士兵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技能;同时,也可以准备好充足的医疗物资,及时救治受伤的士兵。”
徐骁看到三人都赞同,心中也有了决断。他看着褚禄山,说道:“禄球儿,此事有你提起,那么就有你率领军队冲击。你一定要谨慎行事,尽量减少我军的伤亡。”
褚禄山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他起身挺直腰板,大声说道:“是!将军,末将定不辱使命!我褚禄山就算拼上这条命,也要撕开西楚军的防线,为徐家军赢得胜利!”说完,他转身大步走出军帐,准备去组织军队,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于是,在第二次战役后休整后的第三天,拂晓时分,天色尚未完全亮透,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轻柔却又神秘的淡雾所笼罩。那雾气如薄纱般弥漫在空气中,给这片即将再次陷入血雨腥风的土地增添了几分压抑与凝重。
褚禄山身披厚重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北凉刀,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绝,仿佛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他身后,是一群视死如归的士兵,他们紧握着手中的兵器,表情严肃而凝重,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明白,这一去,或许便是永别,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他们义无反顾。
褚禄山轻轻一挥手,带领着这群英勇的战士,悄无声息地朝着西楚大戟士军团的营地摸去。他们的脚步轻盈而坚定,在弥漫的雾气中,如同幽灵一般,渐渐逼近敌军的营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距离敌军营地足够近时,褚禄山猛然举起手中的北凉刀,大声下令:“杀!”随着他这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向着敌军猛冲过去。刹那间,喊杀声、刀剑相交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拂晓的宁静。
西楚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他们原本还在营帐中沉睡,或是刚刚起身准备开始新一天的操练,根本没想到北凉军会在此时发动如此猛烈的攻击。慌乱之中,他们匆忙拿起武器,试图组织起有效的防御。然而,一切都显得那么仓促和混乱。
褚禄山所率领的军队如同一股汹涌的潮水,势不可挡。他们不顾生死,拼命地向前冲杀。每一次挥刀,都带着一股决绝的力量;每一次冲锋,都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有的士兵被敌人的长戟刺穿胸膛,有的被飞箭射中要害,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鲜血在战场上飞溅,染红了大地,也染红了他们的战甲。
叶白夔虽为兵甲,统帅着西甲的重甲大戟士,这些大戟士身着重甲,手持长戟,在以往的战斗中可谓是无坚不摧。然而,此次他们却缺乏骑兵护卫,机动性极差。面对徐家军这种自杀式的冲锋,叶白夔一时之间竟未能及时调整战术应对。他站在营地的高处,看着眼前混乱的局面,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和无奈。
大戟士们虽然勇猛无比,在以往的战斗中从未惧怕过任何敌人,但在徐家军这种不要命的攻击下,也逐渐陷入了混乱。他们的防线被一点点地撕开,原本整齐的方阵变得支离破碎。士兵们纷纷倒下,有的被徐家军的刀剑砍杀,有的在混乱中被自己人踩踏致死。鲜血在他们的重甲上流淌,汇聚成一条条血河。
在这激烈的战斗中,徐家军的士兵们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无比的勇气。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冲破敌军的防线,取得胜利。一个年轻的士兵,在连续砍杀了几个敌人后,身上已经多处受伤,但他依然咬紧牙关,继续向前冲去。突然,一支飞箭射中了他的肩膀,他一个踉跄差点摔倒,但他迅速稳住身形,拔出箭矢,再次投入到战斗中。
而西楚军这边,也有许多令人动容的场景。一个大戟士,在看到身边的战友纷纷倒下后,他怒吼一声,挥舞着手中的长戟,疯狂地向着徐家军冲去。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仇恨,仿佛要将所有的敌人都斩于戟下。然而,他终究寡不敌众,在连续砍杀了几个徐家军士兵后,被一群敌人围住,最终倒在了血泊之中。
历经十五日的激烈抵抗,西楚军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他们再也承受不住这种巨大的压力,士气低落到了极点。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兵死亡,营地中弥漫着一股死亡的气息。士兵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们开始怀疑这场战争是否还有胜利的希望。
叶白夔看着眼前溃不成军的军队,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他知道,再这样下去,只会全军覆没。他望着远方,心中默默叹息:“难道西楚真的要亡在我手中吗?”但作为一名统帅,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士兵白白送死。于是,他无奈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率领残余的千余人的大戟士被迫放弃景河防线,退守西垒壁。
此次景河之战,共发生了三次战役。其中以第三次战役的褚禄山以“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惨烈战术撕开防线。在这场战斗中,徐家军采用了骑兵冲击结合步卒推进的战术。骑兵们如闪电般冲向敌军,打乱敌军的阵型;步卒们则紧随其后,与敌人展开近身搏斗。
然而,这种战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徐家军折损了大半徐家军的精锐铁骑。那些英勇的骑兵们,在冲锋的过程中,有的被敌人的箭雨射中,有的被敌人的陷阱所困,但他们依然奋勇向前,用自己的生命为后续的部队开辟了道路。
这场胜利来之不易,它凝聚了无数将士们的鲜血和生命。每一个倒下的士兵,都有一个家庭在等待着他们归来;每一滴流淌的鲜血,都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战后,徐骁站在景河的防线上,身姿挺拔而威严。他静静地望着这片曾经被鲜血染红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他的眼前浮现出那些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将士们的身影,他们的笑容、他们的呐喊,仿佛还在耳边回荡。他知道,这场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无数的家庭破碎,无数的生命消逝,这一切都是战争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