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适宜乳酸菌优势生长的温度与盐度控制参数。”
信息流闪过。
没有现成的菌粉,但关键点被她捕捉:利用天然富含优质乳酸菌的食物发酵液作为引子,严格控制发酵初期的温度和盐度环境,抑制杂菌,促进有益菌定殖。
她目光落在空间里那点没吃完的品质极佳的东北酸菜和几块冰糖上。酸菜汁就是最好的天然菌种来源!冰糖溶解释放的糖分能为乳酸菌提供最初始的能量,快速发酵产酸,形成优势环境!
她迅速取出一小勺浓醇的酸菜原汁,小心装在洗净的小碗里。又捏了一小撮冰糖,用刀背碾成细碎粉末。
准备好“秘密武器”,她端碗出门。
此时,李桂兰已抱来水灵的白菜,王秀芬也晾好了一大盆凉白开。走廊里挤满了闻讯赶来的军嫂,连不少刚放学回来的孩子都好奇地踮脚看着。刘美丽抱着胳膊靠在自家门框上,嘴角撇着,一副“我看你怎么收场”的看戏表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秦念挽起袖子,神情专注,开始亲自指挥,她的动作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精准和条理:
“缸和压菜石,用滚水再里外烫刷三遍,一遍都不能少,彻底杀菌。”
“白菜不用开水烫了,改用放凉的凉白开仔细冲洗,特别是叶子缝隙,然后完全摊开晾干表面所有水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杂菌引入。
“盐用凉白开先充分化开,沉淀杂质,只取最上面干净的盐水使用。”
“码菜的时候,每铺一层,就稍微撒一点点冰糖碎末。”
她的步骤比老一辈传下来的方法繁琐得多,也精细得多,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科学严谨劲儿。
围观的大人们看得眼花缭乱,窃窃私语,大多觉得这人是不是太较真了?腌个菜而已!孩子们却觉得新奇极了,小眼睛瞪得溜圆。
刘美丽忍不住又嗤笑:“故弄玄虚!加糖?咋不加点香油呢?真是笑死个人!”
最后,在所有菜码好、注入适量干净盐水后,最关键的一步来了。
秦念拿出那个小碗,将里面看似不起眼、微浑浊的酸菜汁液,像点眼药水一样,极其均匀地淋在了最上层的白菜上。
“这是…”李桂兰忍不住好奇。
“引子。”秦念言简意赅,并不多解释,“好了,压上石头,封好口。搬到屋里阴凉但温度相对稳定的地方,最好能保持在15到20度之间。”她甚至让李桂兰把家里那个宝贝温度计拿来放在缸旁边盯着。
一切完成,秦念洗净手,对忐忑又期待的李桂兰交代:“李姐,头三天,每天早晚各打开盖子换气十几秒钟,释放初期产生的气体。后面就不用再动了。大概七天,应该就能闻到酸味了。”
她的语气太过平静和肯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竟然让周围嘈杂的议论声都小了下去。
接下来几天,李桂兰把那口缸当成了眼珠子伺候,严格按秦念的嘱咐操作,一天看八遍温度计。
头两天,缸里死寂一片。刘美丽每天路过都要幸灾乐祸地念叨几句:“哟,还没臭呢?看来那碗馊水劲儿不够大啊?”
连一些原本观望的军嫂都开始摇头,觉得秦念这次怕是托大了。
第三天清晨,李桂兰照例小心翼翼揭开盖子准备换气时,一股清新、纯正、极其勾人食欲的酸香气味,猛地从缸口喷涌而出!
不是之前那种恶臭,是无比地道、让人闻一下就口舌生津、胃口大开的酸菜味儿!
“香!是酸菜香!成了!真的成了!”李桂兰先是一愣,随即激动得手都抖了,声音带着哭腔大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