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愣住了,不解地看向她。
“好事?”张海洋抬起通红的眼睛,茫然地看着秦念。
“对,好事!”秦念走到那空出的位置,目光锐利如刀,“它让我们彻底看清了,敌人就在我们内部,而且已经狗急跳墙,不惜动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阻挠我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新架构方向是对的!‘星河一号’的成功,让他们害怕了!”
她环视众人,语气斩钉截铁:“他们越是想让我们停下,我们就越要加速!他们偷走一箱材料,我们就再造十箱!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打垮我们?做梦!”
“可是……秦工,”仓库主任怯生生地开口,“那批特种陶瓷的原料,有一部分是特批的,现在一时半会儿……”
“原料问题我来解决!”秦念打断他,“你们现在要做的,是立刻配合安保部门,对所有能接触到仓库,尤其是熟悉通风系统结构的人员,进行秘密的、有重点的排查!
同时,加强所有出入口,包括通风管道的物理防护和电子监控!”
她看向张海洋:“海洋,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我给你二十四小时,带着你的班组,按照我们之前试验的‘B方案’——那个利用生产的普通工业陶瓷基板进行表面特殊处理的备用方案,先给我做出足够封装三片测试芯片的过渡材料来!能不能做到?!”
“能!俺老张就是不吃不喝不睡,用手抠,也用备料给你抠出来!保证完成任务!”
“好!”秦念点头,目光转向李文军和吴思远,“李工,吴工,设计工作不能停!哪怕先用备用材料进行初版流片,我们也必须把进度抢出来!我们要让‘猫头鹰’知道,偷走一箱材料,没用!”
“是!”李文军和吴思远也被这股决绝的气氛感染,大声应道。
危机,反而激发了团队更强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然而,就在秦念准备亲自去协调备用原料时,她的助理神色慌张地跑来,
递给她一份刚刚收到的、来自某海外学术联络渠道转来的、措辞尖锐的“读者来信”摘报,信中对“中国正在研发的某新型计算机架构”提出了“强烈的原创性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