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念的预感很快得到了印证。
全国状元的风波尚未完全平息,“星火”研究所却已如同上紧发条的精密钟表,在更高强度的安保和更加紧迫的研发节奏中全速运转。
“星河二号”的顶层设计,在秦念借助【虚境实验室】的疯狂推演和团队日夜不休的论证下,初步确立了以“异构融合”与“初步并行”为核心的战略方向。
这意味着,不仅要设计通用的中央处理单元,还要集成专门处理特定任务(如浮点运算、信号处理)的协处理器,并探索让多个计算核心协同工作的全新路径。
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技术跃迁,挑战空前。
每一次虚境推演后那剧烈的头痛和精神空虚,都被秦念视为必须付出的代价。
研讨会上,李文军对异构架构的功耗表示担忧,吴思远则对并行计算的同步问题提出质疑,这些都还是技术层面可以解决的争议。
但来自暗处的刀子,却总是更难防范。
就在她刚刚主持完第一次“星河二号”核心技术研讨会,将脑海中那超越时代的蓝图初步转化为团队成员能够理解的技术术语
试图让大家跟上她那跳跃式思维时,郑文渊的一通加密紧急通讯,再次将她拉回了与“猫头鹰”交锋的无形战场。
“秦念,‘归燕计划’有新的动向。”
郑老的声音透过加密线路,带着一丝金属般的冷意,瞬间驱散了秦念因精神消耗而产生的疲惫,“赵清泉仓促离境后,他们并未放弃,反而因为之前的挫败和……
他略微停顿,似乎意指秦念那神秘的‘数字斩首’行动……某些未知的损失,变得更加谨慎和狡猾。
我们刚刚动用了一条埋得很深的线,截获并破译了‘猫头鹰’启用的一条新的、极其隐蔽的单向联络指令。”
秦念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牵着军犬巡逻的哨兵,眼神微眯。
阳光下的研究所安静而有序,但阴影处的较量从未停止。
“指令指向一个我们之前并未重点关注的目标——原‘星河一号’项目组成员,三个月前因‘家庭困原因’主动申请调离,现任职于地方某无线电厂的工程师,周晓辉。”
周晓辉?秦念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沉默寡言、技术扎实但性格略显内向的年轻人。
他在“星河一号”项目中负责部分外围接口电路的调试和文档整理,接触不到最核心的架构设计和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