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性能炸裂,抢破头的“香饽饽”

基准测试的过程,同样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当负责性能评估的工程师,用因为激动而明显颤抖的声音,报出那一连串远超最初设计指标的最终数据时,整个机房再次陷入了沸腾的海洋!

“综合浮点运算峰值……达到每秒九千八百万次!”

“内存带宽……稳定在理论峰值的三点二倍!”

“分布式调度协议效率提升……百分之三十九!远超预期!”

“在模拟核爆计算、全球气象预报、大型飞行器气动设计等典型高强度科学计算任务中,

效率相比‘星河一号’提升八到十二倍!综合评估,相比国外目前对我们封锁的同代主流机型,预计领先优势达到三到四年!”

一个个冰冷的数据,此刻却如同最炽热的火焰,点燃了每一个参与者的血液与灵魂!

这不仅仅是性能的量变提升,这完全是代差的碾压!是从追赶者到并行者,甚至在某些领域成为领跑者的质的飞跃!

“星河二号”从最底层的指令集架构(基于秦念带来的RISC理念深度定制),到核心处理芯片(完全自主的“争气芯”乙型改进版),

再到操作系统(团队自行开发的简易批处理系统)和关键调度算法(秦念主导的分布式动态调度协议),全部实现了从零到一、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可控!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别人再也无法通过断供芯片、停止授权操作系统、封锁关键软件等方式,轻易地卡住我们的脖子!

意味着我们在信息时代的基石上,牢牢地楔下了属于自己的一根钢钉!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虽然处于严格保密状态,但还是迅速传到了有限的几个对口且保密级别极高的应用单位。

首先坐不住的,是核物理研究所和航天某院的专家。

他们几乎是连夜就派出了由副院长、总工程师级别的领导带队的“考察团”,火急火燎地赶到了“星火”研究所。

“老郑!秦总工!你们这可不够意思啊!有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早点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