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到一块巨大的黑色岩石旁,手指拂过表面那被无数年风刃切割出的、深达数厘米的痕迹,那痕迹冰冷而粗糙,记录着岁月的残酷。
“环境确实恶劣,恶劣到超乎想象。”秦念转过身,面对着她的队友,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绝,
“但正因为如此,这里才是‘天眼’最好的基座!因为我们的敌人,绝不会选择风平浪静的地方对我们发动攻击!”
“风大?”她的目光看向张海洋,“我们就设计出能驯服狂风的流线型天线罩和超强支撑结构!
用动态风载计算模型,让整个基地‘随风而动’,卸掉力量,而不是硬抗!”
“天冷潮湿?”她看向李文军和负责电子系统的队员,“我们就研发耐超低温、防冷凝的密封电子舱和特种元器件!给‘天眼’的心脏穿上最保暖的‘棉衣’!”
“地质复杂,电磁环境恶劣?”她的目光最后落在苏清河和那位地质专家身上,“我们就采用深桩基础结合岩锚技术,把根扎进大地深处!
同时,苏老师,我们需要设计出能够自适应滤波、智能抗干扰的信号处理算法,让‘天眼’能在噪声的海洋里,精准捕捉到那一丝微弱的信号!”
她猛地一挥手,仿佛要劈开眼前的浓雾和风雨:“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卑微地适应环境!而是要让环境,来适应‘天眼’的需求!
如果这里的风不肯听话,那我们就把雷达站,建得比风更坚韧!如果这里的寒冷和湿气能侵蚀钢铁,那我们就创造出不会被侵蚀的‘不朽之躯’!
如果这里的电磁环境混乱如麻,那我们就做那把快刀,斩断这团乱麻!”
她的话语,如同在狂风暴雨中点燃的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焰,瞬间驱散了队员们心头的阴霾、疲惫和那一丝潜藏的畏难情绪。
张海洋下意识地挺直了因负重和风雨而有些佝偻的腰板,眼中重新燃起斗志。
李文军推了推被雨水模糊的眼镜,眼神变得无比专注。
连那位年轻的地质专家,也用力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紧紧握住了手中的地质锤。
苏清河看着秦念,眼中满是欣慰和激赏。
初步勘察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持续了三天。
每一天都是对生理和心理的极限挑战。
他们收集了岩石样本、土壤数据、详细的风速风向变化记录、不同点位不同时间的电磁频谱快照……数据庞大而琐碎。
返程的路,因为连日的暴雨变得更加艰险,不时遇到小型滑坡和泥石流。
但每个人心中都揣着一团火,一团名为“征服”与“创造”的火。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抵达相对安全的低海拔营地,精神稍有松懈之际,一直如同猎豹般警惕的陆野突然举起拳头,打出一个凌厉的手势!
整个队伍瞬间静止,所有“利剑”队员无声散开,形成护卫圈,将科研人员护在中心,枪口指向外侧。
“有情况。”陆野的声音通过微型耳麦传入秦念和几位核心成员耳中,冰冷而镇定,
“十点钟方向,一百五十米左右,灌木异常晃动,反光规律不对。不是动物。”
秦念心头一凛。
【危机感知】能力瞬间提升到极致,她能清晰地“嗅到”空气中弥漫开的一丝若有若无的、与周围自然环境格格不入的“气味”——那是经过伪装的化学纤维、金属和一丝……冰冷的杀意。
至少有两个,不,是三个陌生的、带着明确敌意的气息,正借助地形和植被的掩护,如同毒蛇般悄无声息地向他们靠近。
风啸岭的绝密勘察,果然被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