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石达开随军自武昌东下金陵。这一路上,太平军与清军之间大小作战数百起,只有石达开所部未尝一败。他就像战场上的战神,带领着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清军只要听到“石达开”三个字,就吓得两腿发软,纷纷避让,石达开因此被清军称为“石敢当”。石达开担任水师先导兼节制陆军,带领太平军攻克黄州等地。同年3月,石达开率部用地雷炸开金陵城门,成功占领金陵。随后,洪秀全入主金陵,在此定都并改名天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石达开留守天京,作为东王杨秀清的副手,处理日常军务和政务上的各种问题。同时,他还独立负责天京的城防工作,日夜巡视,确保天京的安全。此外,他还要同北王韦昌辉一起负责太平天国的外交事宜。当时太平天国内部开始奉行享乐主义,诸王在民间广选美女,又毁掉民宅来修建王府,只有石达开洁身自好,没有参与这些奢靡之事。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努力为太平天国的稳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853年5月,太平天国派兵西征,目的是扩大辖地,巩固天京。西征军攻克了长江中上游各省,又占领了安庆,再转攻江西。然而,在南昌,西征军遭遇了清军的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同年9月,石达开奉命前往安庆,节制西征军事,同时接管当地的民政事务。
石达开到了安庆后,首先干的就是加固安庆城防。他命令士兵修筑城墙,外筑土城,还设置了多座炮台,方便控制江面。这些防御工事,就像给安庆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让清军难以攻破。接着,他又分兵攻取皖南皖北,两面夹击。在他的指挥下,太平军在10月攻克集贤关,又接连攻克桐城、舒城。最后,石达开指示部下炸开庐州城墙,顺利占领庐州。安徽巡抚江忠源因兵败自尽。
石达开率领太平军占领了皖南皖北的大部分领土,并在这些地方建立了太平天国的省、郡、县三级地方政治社会组织。他还组织各地人民登记户口,选举基层官吏,开科举试,招揽人才。同时,他整肃军纪,恢复治安,赈济贫困,慰问疾苦,使士农工商各安其业。此外,他还制定税法,征收税赋,为太平天国的政治、军事活动提供所需物资。在石达开的治理下,安徽逐渐成为太平军稳定的后方。1854年初春,石达开回京述职,鉴于他经略安庆获取的功绩,洪秀全和杨秀清授予他“电师”的称号,称“电师左军主将翼王五千岁”。
1854年,清军将领曾国藩所率湘军与太平军屡次交锋,太平军节节败退,被迫退出岳州、武昌。此时太平军的北伐也失利,形势危急,石达开临危受命,再次出镇安庆,主持西征。
同年12月,太平军在田家镇与湘军交战,再次惨败,战局进一步恶化,沿江要地接连失守,太平军水师损伤惨重。石达开看出想要扭转战局,必须加强水师。于是,他一边在安庆设立造船厂,昼夜赶制战船,一边加紧训练水师。在训练水师的过程中,石达开亲自制定训练计划,严格要求士兵,让他们熟悉各种水战战术。
经过一番努力,太平军的水师实力大增。后来,太平军与湘军在九江发生激战,经石达开领导指挥作战,太平军在九江和湖口两次战胜湘军。在这两场战役中,石达开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采用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等战术,打得湘军水师溃不成军,几乎伤亡殆尽,仅陆军尚存。湘军统帅曾国藩气得差点跳江,幸亏被部下及时救起。
1855年4月,取得九江和湖口两次大捷后,石达开率军反击,再次克复武昌,天京到武昌的长江航道重新被太平军控制,打破了曾国藩借由长江航道攻入天京的设想。后来湘军再次围困武昌,石达开率领太平军在湖北、九江、武昌等多个地方与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展开战斗,双方互有胜负。因为湘军的主力都在围攻武昌,石达开发现他们在江西的防守空虚,于是改变计划,在这年11月挥师江西。
石达开这一去江西,就像猛虎入羊群,短短几个月,就顺利攻占了江西七府一州五十余县,江西绝大部分区域落入太平军之手,仅剩南昌、广信、南安、饶州、赣州五府还在清朝手中。据守南昌的曾国藩无可奈何,只能令围困武昌的湘军南下增援南昌。石达开在江西的胜利,不仅扩大了太平天国的地盘,还让曾国藩尝到了失败的滋味,狠狠地打击了清军的士气。
1856年9月,石达开所处的西战场军事节节胜利,就在他率军围攻南昌之际,天京事变爆发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北王韦昌辉杀死杨秀清及其家眷,并清算其党羽,枉杀太平军两万多将士,扩大了天京事变。
石达开得知消息,心急如焚,立刻放弃围攻南昌,返回天京。他一回到天京,就指责韦昌辉不该杀害如此多的将士,韦昌辉却把石达开的指责当成了对杨秀清的偏袒,对他骤起杀心。石达开见势不妙,被迫出走天京,回到自己的大本营安庆。可他留在天京的家眷却没能逃过一劫,全部惨遭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