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老将皇甫嵩

数日后,洛阳。

光禄大夫卢植,手持天子节杖,带着数十名随从,来到了扶风郡槐里城外皇甫嵩部的驻地。

军营气氛显得有些压抑和紧张。哨兵看到朝廷使节旌旗,立刻飞报中军。

很快,一名中年将领——皇甫郦,引着数名军官迎出营门。他脸色复杂,既有期待,又有不安。

“末将皇甫郦,恭迎天使!”皇甫郦躬身行礼。

卢植下车,面容肃穆,手持节杖,朗声道:“陛下有旨,左将军皇甫嵩及其所部将士接旨!”

皇甫郦连忙道:“卢尚书,叔父他……他近日旧疾复发,卧床不起,无法亲迎天使,特命末将代接圣旨,望天使恕罪。”

卢植看着皇甫郦闪烁的眼神,心中明了。

什么旧疾复发,不过是观望犹豫,拉不下面子,或者担心朝廷秋后算账罢了。

他也不点破,沉声道:“既如此,便在此宣旨吧。”

营门内外,众多军官士卒都紧张地围拢过来,屏息凝神。

卢植展开绢帛,声音洪亮,清晰地宣读刘辩的旨意。

旨意中,充分肯定了皇甫嵩昔日讨伐黄巾、平定边患的功绩,明确指出其后期受制于董卓乃形势所迫,陛下深知其忠义之心。

如今董卓伏诛,朝廷拨乱反正,特旨慰勉,过往一概不究,仍拜皇甫嵩为左将军,封槐里侯,食邑千户。

其麾下将士,皆乃国家栋梁,愿继续从军者,由朝廷统一整编,待遇从优;愿解甲归田者,发给路费粮帛,准其回乡与家人团聚。

旨意念完,营门前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陛下万岁!”

“左将军万岁!”

许多士卒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中不少人本就是朝廷旧军,被迫跟随董卓,早已厌倦了这种担惊受怕、前途未卜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