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民心所向

陈耀祖在病榻上昏昏沉沉地躺了三天三夜。

期间,他时而梦到滔天的洪水,时而梦到军民携手堵口的震撼场面,时而又梦到宇文霄纵身跳入江中的决绝身影。

当他终于退去高热,悠悠转醒时,只觉得浑身酸软无力,喉咙干得冒火。

他挣扎着想要坐起,却听到屋外传来一片异常嘈杂却又并不喧闹的声音,那是一种压抑着的、充满期盼的嗡嗡声。

他揉了揉依旧有些胀痛的额角,穿上鞋,步履虚浮地走到门口,推开房门。

刹那间,他愣住了。

只见他居住的小院门外,黑压压地站满了人!

从须发皆白的老翁,到抱着孩童的妇人,再到许多面熟的、曾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青壮民夫……他们手中,没有人空着。

有的挎着篮子,里面是还带着母鸡体温的鸡蛋;

有的捧着用干净布帕包着的、烤得焦香的红薯;

有的甚至提着一小块自家都舍不得吃的、油光发亮的腊肉……东西都不贵重,却已是这些劫后余生的百姓所能拿出的、最珍贵的心意。

宇文霄正站在院门口,他没有穿钦差官服,只是一身简单的常服,正对着人群,声音温和而有力:

“……乡亲们!你们的心意,本王与各位大人心领了!

但这些东西,是你们重建家园的本钱,是孩子们长身体的指望,万万不能收!

大家拿回去,好好过日子,便是对朝廷,对本王,对陈公子最大的报答!”

一位白发老妪颤巍巍地走上前,将一篮鸡蛋硬往宇文霄手里塞,老泪纵横:

“殿下!您就收下吧!要不是您和陈公子,我们这把老骨头早就喂了鱼虾了!这点东西,不值什么,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啊!”

一个汉子激动地喊道:“殿下!陈公子为了咱们凌州,命都差点搭进去!我们送点吃的,算什么!”

“是啊殿下!收下吧!”人群纷纷附和,情绪激动。

陈耀祖站在门内,看着这一幕,眼眶瞬间湿润了。

他看到了百姓们眼中那毫无作伪的感激,看到了他们脸上重新焕发出的生机。

更看到了宇文霄站在人群前,那虽然疲惫却无比挺拔的身影,以及他眼中对百姓的真切关怀。

他知道,经此一役,宇文霄“爱民如子、勇于任事”的形象已深入人心,这才是真正的、千金难买的“民心所向”!

最终,宇文霄还是拗不过百姓们的盛情,或者说,他不忍心再拒绝这份沉甸甸的心意。

他示意侍卫象征性地收下了一小部分鸡蛋和红薯,并高声宣布,这些食物将全部用于犒劳依旧在堤坝上值守的兵士和民夫。

百姓们见殿下终于肯收下,这才欢天喜地,仿佛完成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他们不肯再将东西拿回去,纷纷将手中的物品放在院门口的空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