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上没有弹劾,只有血泪。字字句句,都在控诉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洪灾,都在描绘一幅饿殍遍地、民不聊生的人间炼狱图景。而六皇子朱平安,在张正的笔下,俨然成了一位身先士卒、与民同苦、为救苍生不惜背负一切骂名的悲情英雄。
“陛下!”张正高举手中的木盒,老泪纵横,“臣此行,未带回六殿下任何罪证,只带回了此物!”
他打开木盒,那把由无数破布拼成的“万民伞”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此为万民伞!乃景昌百姓凑家中最后一块整布,为六殿下所制!他们说,殿下是护佑一方的青天!”
张正声泪俱下地将景昌的“惨状”和朱平安的“功绩”当庭哭诉了一遍,最后以头抢地,声嘶力竭地喊道:“臣以官声、以性命担保,奏折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假,请斩臣头,以谢天下!”
大皇子朱承泽彻底懵了。
他呆呆地看着在地上哭得像个三百斤孩子的张正,脑子里一片空白。
剧本不是这么写的啊!
派去咬人的狗,怎么就摇着尾巴回来,还反过来把主子们给卖了?这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的太傅杨维出列了。这位三朝元老,向来中立,此刻却面带动容之色。
“陛下,老臣以为,张御史所言,情真意切,必为实情。六皇子身处险境,不计个人荣辱,心系万民,实乃我皇室之幸,万民之福!老臣恳请陛下,立刻开仓赈灾,并嘉奖六皇子,以彰其仁德!”
“臣附议!”“臣附议!”
一时间,朝中竟有近半数的中间派官员出列附和。舆论瞬间反转,那些原本准备落井下石的人,此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朱乾曜看着下方百态,眼中的怒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欣慰与激赏。他缓缓坐回龙椅,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但声音却异常洪亮。
“好!朕有如此麒麟儿,何愁天下不定!”
他目光如电,扫过大皇子等人,后者无不心虚地低下头。
“传朕旨意!”
皇帝的声音回荡在金銮殿的每一个角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六皇子朱平安,临危受命,心系万民,功大于过!特旨嘉奖!户部!”
户部尚书孙康年一个激灵,连忙出列:“臣在!”
“立刻!从国库拨付白银十万两,黄金一千两,即刻备齐,火速送往景昌县赈灾!不得有误,不得克扣!若让朕知道少了一两,朕要你们全家的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