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孙康年冷汗直流,跪地领命。

一场原本针对朱平安的必杀之局,竟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变成了一场对他的表彰大会。

……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景昌县。

当朝廷的嘉奖令和十万两赈灾银的圣旨抵达时,整个县城沸腾了。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高呼“殿下千岁”,那发自肺腑的喜悦,冲散了连日来“演戏”的压抑。

无数百姓在家中为朱平安立起了长生牌位,日夜焚香祷告。朱平安的信仰值面板上,数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跳动、暴涨,很快就突破了一个惊人的关口。

县衙内,众人也是一片欢腾。

“殿下英明!”“军师妙计安天下!”

萧何、荀彧等人抚须而笑,连日来的辛劳在这一刻都化作了甘甜。

唯有贾诩,在一片欢庆之中,独自坐在角落里,端着酒杯,眼神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朱平安走到他身边,也端起一杯酒:“文和,为何不乐?”

贾诩浅酌了一口,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殿下,圣旨是圣旨,银子是银子。十万两,是从京城国库的账面上划出去了,但从京城到景昌,千里之遥,要经过多少官僚的手,穿过多少豺狼的口?”

他看着朱平安,幽幽说道:“这笔钱,恐怕没那么容易全数到咱们手上。”

朱平安脸上的笑容,也缓缓收敛了起来。

半个月后,在全县百姓的翘首以盼中,户部押送赈灾银两的车队,终于抵达了景昌。

萧何亲自带人前去交接,当着押运官的面,打开了那一口口沉重的木箱。

然而,当他清点完第一箱,又打开第二箱、第三箱时,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最后,变得阴沉如水。

箱子里的白银,码放得整整齐齐,银光闪闪,晃得人眼花。

只是这数目……

不多不少,正好五万两。

另外的五万两白银,以及那一千两黄金,竟不翼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