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是不是就是天幕说的什么宿命感?”
“这个李煜是谁,怎么跟这诗的作者共情了?”
“为什么喊着反清复明,却一直没能推翻这个大清?”
“亡天下,是因为文明被毁了吗?”
……
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大明的百姓天怒人怨,其他朝代的百姓各说各的想到,属于已读乱回的状态,人跟人甚至聊的都不是一个话题。
康熙皱着眉,低头思索,又抬头看了一眼越发沉稳低调的胤礽,无声叹了口气。
这天幕,是真要亡我大清?
老年康熙更是头疼,胤礽已经被废了两次了,老四……
麻蛋,到底选谁?
胤礽则是目光炯炯的看着天幕,这是大清的危机,也是他胤礽的时机。
正统,是汉族人所坚守的祖宗之法,他若不能上位,大清的以后就不用想了。
要不是大清对汉人的防备够严,现在怕是各地都开始反清复明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一锅开水的沸腾点还没到顶点。
汉人被满人的屠刀杀怕了,敢于站起来反抗的硬骨头都化泥了,现在这些安逸了许久的汉人,未必想要再起波澜。
只要能稳住,不要像老四一样,搞什么神神鬼鬼的东西,百姓还是很好安抚的。
当然,朝堂需要肃清,贪官什么的自然要推出去平息百姓的怨气,他们大清要站在百姓的那一边,满人的特权地位也得明令取消,限制满人特权阶级的腐败。
胤礽跟几位兄弟一同与康熙探讨如何稳住天幕给大清带来的动荡,这时候,其他人真没什么心思跟胤礽争皇位。
都知道自己没戏,最后还被老四囚的囚,死的死,他们不老老实实的等着太子上位,争什么?
就算要争,也是要为太子、为自己争,老四……算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