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这是真的悼明之作

此时,其他兄弟居然有了一致想要把废太子和大千岁都弄出来的想法。

没办法,自己不要命,总不能不顾妻儿的命吧,能活着,谁也不想给老四送人头啊。

雍正看到天幕对大明的惋惜和对大清的憎恶,心里恼怒不已,还得死死压制心中的怒气。

而后一想,自己推出了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站在了权贵的对立面,虽然名声不好,但事情他干了呀,百姓没理由反自己吧?

反大清,又不是反雍正……

这么一想,雍正焦虑头疼的脑子清醒了一些,迅速发号施令,让底下的官员约束手下,不得欺压百姓,按律办事……

至于其他的……再想想吧。

汉臣……要是允他们自称奴才,会不会轻纵了他们?

乾隆紧紧盯着天幕上的诗,淡淡说道:“这首反诗,找出来,给朕全部销毁……”

他没把天幕说的悼明之作放在眼里,这对他构不成什么威胁,百姓才几个人识字,写再多的诗又有何用,要真能动摇大清的江山,他十全武功老人的功绩如何配跟三皇五帝并论?

皇帝一句话,下面跑断腿。

一时间,皇宫的藏书阁和民间的书店全都被官兵进去翻了个遍,类似这首诗的文章,也一并被烧毁。

什么雪啊,风啊,月啊,有这种字眼的文章要一审再审,确保没有怀念大明的意思,才能留存,更多的,作者都在大牢里叙旧。

乾隆搞的文字狱多不胜数,底下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流程,宁可杀错也不可放过。

天幕说大清如何如何,那又如何,谁敢反?

其他大清的皇帝,没有康雍乾的魄力,也没有皇太极的淡然,他们的百姓民怨四起,各个地方都有起义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到中央。

汉人被打碎的骨头,在天幕神奇的力量下,竟渐渐开始重组。

反清复明不再只是一个存在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百姓们支持起义军,就像明末那时,支持李自成一样,他们希望有一个朱元璋带他们重新打入紫禁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