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战,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曹操退兵了,但他主力未损,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吕布虽保住了郯城,但实力大损,威信扫地,内部矛盾更加尖锐。
而对于刘备集团而言,曹操的这次“退兵”,留下了一个极其棘手和危险的局面:
首先,吕布这个威胁,并没有被消除。 相反,经历此战,吕布对周边势力的猜忌会更重。之前他无暇顾及小沛,现在曹操 这个“大敌”暂时退去,缓过气来的吕布,下一步会做什么?他很可能将兵败的怒火和猜疑,转向近在咫尺、且“趁火打劫”占领了小沛的刘备!
其次,曹操虽退,但已将徐州视为囊中之物。 他一旦平定兖州内乱,必然再次挥师东进。到时候,首先要扫清的,就是吕布和刘备这些“障碍”。
换句话说,刘备现在所处的环境,从一个“猛虎(曹操)与饿狼(吕布)相争,我可旁观”的相对ively 有利局面,变成了“前门驱虎(曹操暂退),后门进狼(吕布缓过气)” 的更危险局面!那匹受了伤、红了眼的饿狼,很可能要先拿身边看起来较弱的“邻居”撒气!
小沛的临时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刘备将目前的局势分析给众将听。
张飞挠着头:“这……曹阿瞒怎么关键时刻掉链子?他倒是拍拍屁股走了,留下吕布这祸害盯着咱们!”
关羽沉声道:“曹操退兵,实乃无奈。然其志在徐州,必不甘休。我等需趁此间隙,速速壮大自身,以应对吕布反扑,更要防备曹操再来。”
赵云目光锐利:“主公,吕布新败,士气低落,内部不稳,短期内或无力大举进攻。然,其必不甘心小沛落于我手,恐会遣将来争,或施以离间、骚扰之计。我军当以静制动,加固城防,广积粮草,同时联络徐州反吕势力,共抗强敌。”
刘备点头,总结道:“诸位所言,俱是良策。曹操此退,非是放弃,乃是埋下更大隐患。我等犹如身处火山口,看似平静,实则危机四伏。从今日起,外松内紧,全力备战!既要防吕布狗急跳墙,更要为将来与曹操的决战,做好准备!”
会议结束,众人各自忙碌而去。刘备独自走到院中,望着东南郯城的方向,眉头深锁。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与吕布的正面冲突,恐怕为时不远了。而曹操留下的这个“隐患”,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不知何时就会落下。
乱世求生,如履薄冰。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