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佃农觉醒,团结之力

楚红袖走来,低声道:“那蜡纸我留了痕,若有人再用同类纸传递消息,可追到墨源。”

“好。”陈墨从袖中取出那张供词,指着被撕去的纸角,“找人比对所有眼线用过的纸。若发现边缘能拼合,便是同一本册子所出。”

小主,

楚红袖接过,转身离去。

午后,陈墨回到书房。案上摊着新印的《合作耕种证》样本,红印鲜亮。他提笔,在背面写下三行字:“五成归耕者,三成入基金,二成归陈氏。”笔锋顿了顿,又添一句:“揭弊奖,十石稻。”

他吹干墨迹,将纸折好,放入一个竹筒。竹筒外刻“春耕令”三字。

门外脚步声近。柳如烟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叠文书。

“各村签证人数已统计。”她将册子放下,“共三千二百一十七户,九千八百余人。拒签者十七户,多为与老张头往来密切者。”

陈墨点头:“将拒签者名单单独存档,但不标记。另,所有签证者,明日开始按新例预支春种粮。”

“若有人冒领?”

“不会。”陈墨道,“手印为凭,且每户粮袋上会烙编号。谁领多少,一查便知。”

柳如烟记下,正要退下,忽道:“千机阁刚报,昨夜有两人从北村出,往府城方向去。行迹隐蔽,但留下一枚鞋钉。”

陈墨抬眼:“钉上可有记号?”

“有。是陈氏铁坊去年冬特制的防滑钉,只发给护田队和少数老佃。”

“查谁领过这批钉。”陈墨声音冷了,“尤其是老张头。”

柳如烟应声离去。

陈墨起身,走到墙边地图前。他拿起朱笔,在几个村落位置点上红点,又用黑线连接。红线代表新签证户,黑线代表拒签者。两者交错,如网。

他盯着地图良久,忽然伸手,将一枚黑钉按在老张头所在村落。

钉尖刺入木板,发出轻微“咔”声。

窗外,一只麻雀扑棱飞过,撞上窗纸,又折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