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红袖这时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账册:“苏婉娘刚送来的。今年存粮,共三千六百石,可调用两千。丝绸出口已停,织机全转粮袋。”
陈墨点头:“够了。启动‘金穗计划’。”
慕容雪皱眉:“你是想用粮食换军心?可边镇将领都是朝廷命官,不会轻易倒戈。”
“他们会。”陈墨说,“人饿到极点,忠君也得让路。三皇子能给的,是虚名。我能给的,是活命的粮。”
完颜玉站起身:“我即刻传令草原网,盯死突厥动向。若他们南下,我会提前放火信。”
“去吧。”陈墨说,“郑和留下。”
众人退出。屋里只剩他们两个。
郑和低声道:“若边军接粮,等于公开站队。朝廷必剿。”
“我知道。”陈墨把那枚金穗稻种子重新装回腰牌,“但剿需要兵,兵需要粮。等他们调兵时,我的粮已经进了边镇的仓。”
他顿了顿:“你再走一趟登州。不是见旧部,是见周将军本人。带话——我要的不是盟约,是沉默。只要他不阻我运粮,三个月内,雁门关外每户军户,都能分到两斗金穗稻。”
郑和抬眼:“他若问您凭什么做到?”
“你就说。”陈墨声音很轻,“凭这天下,终归是吃饱的人说了算。”
郑和收起海图,转身出门。
陈墨独自站在地图前,手指仍按在雁门关。窗外传来马蹄声,一队护庄队正出庄执行例行巡防。他没回头,只从腰牌中又取出一枚种子,放在唇边吹了吹,拂去浮尘。
下午,苏婉娘来了。
她没进屋,站在院中石阶上,手里捏着一叠银票:“四海商行的账已清。五百石金穗稻明日启运,走水路北上。对外说是卖给登州富户。”
“好。”陈墨在门内应道,“走慢些。三天一停,放出消息——说这批粮是‘救命稻’,专供边镇。”
“可若朝廷截下呢?”
“不会。”他说,“他们不敢明抢。一抢,就坐实了他们断粮逼反的罪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婉娘低头看着银票:“李玄策刚调了三船盐,往登州去。打着‘官运’旗号。”
陈墨冷笑:“他急了。想用盐换边镇人心?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