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外城将领见萧衍大军势不可挡,要么开城投降,要么弃城而逃,萧衍顺势突破外城,将宫城围得水泄不通。此时宫城里仍有七万兵士,可萧宝卷依旧不务正业,把守城大事抛到九霄云外。
他听巫师说穿黑衣戴黑帽能“驱邪破敌”,便日日身着黑衫黑帽,率千余人的仪仗队在宫城内外虚张声势;又在华光殿里与宫妇假装打斗,故意装出受伤倒地的模样,让人用木板抬着“游殿”,说是能诅咒萧衍兵败;甚至身披镶满孔雀羽的金银铠甲,骑着马在宫殿里乱窜,依旧昼眠夜起,和平时一样寻欢作乐。
王珍国几次率军出城迎战,每次都惨败而归,士兵们早已斗志全无。茹法珍实在看不下去,恳请萧宝卷拿出国库银钱赏赐将士,提振军心,可萧宝卷却突然吝啬起来,嘴硬道:“贼军来犯,难道是只杀我一人吗?为何偏偏要我出赏钱?”
后堂仓库里堆着大批木材,本可用来加固城防,他却固执地说要留着战后建宫殿;还特意召来三百名工匠,让他们连夜赶制奢华仪仗、雕镂金银器物,说等平定萧衍之乱后,要用来出游享乐。宫城危在旦夕,他却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奢靡生活,彻底寒了将士的心。
宫城内的将士们早已怨声载道,看着萧宝卷沉迷享乐、不顾死活,军心彻底涣散,连拿起兵器的力气都没了。可梅虫儿、茹法珍这两个奸佞,非但不想着安抚军心,反而又给萧宝卷出了个馊主意,劝他“诛杀罪臣以振军威”,想用百官的性命平息将士的不满。
这话很快传到了军中,王珍国、张稷两人本就因屡战屡败心有惶恐,听闻要“杀罪臣”,更是怕灾祸落到自己头上。两人私下里一合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他们暗中派心腹偷偷出城,联络上萧衍,表明愿意刺杀萧宝卷,打开宫门献城归降。
得到萧衍的默许后,王珍国、张稷立刻开始谋划:一面密令兖州参军冯翌、张齐潜入宫城行刺,一面暗中买通了萧宝卷身边最信任的贴身护卫钱强、丰勇之,让他们做内应,确保行刺时能畅通无阻。一场针对昏君的刺杀计划,就这样悄然铺开。
当天晚上,夜幕沉沉,宫墙内的含德殿却依旧笙歌不断。萧宝卷正搂着潘贵妃饮酒,丝竹声、嬉笑声混着酒气,弥漫在殿内各个角落,全然不知死神已悄然逼近。
被买通的贴身护卫钱强、丰勇之,悄悄挪开云龙门的门栓,将冯翌、张齐等刺客引入宫城。两人在前引路,脚步轻得像猫,一路避开巡逻的卫兵,直扑含德殿。
殿内的宴席刚撤,萧宝卷喝得酩酊大醉,正歪在寝榻上昏睡。直到兵士持刀闯入的脚步声惊醒了他,他才猛地坐起,酒意瞬间醒了大半。眼看寒光闪闪的刀逼近,萧宝卷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逃向宫殿北门,想往后宫投奔潘贵妃,可伸手一推,才发现宫门早已被钱强等人锁死。
他正惊慌失措地原地打转,宦官黄泰平突然从暗处冲出,手中长刀直刺而下,精准扎中他的膝盖。萧宝卷惨叫一声,重重摔在地上,膝盖处的鲜血瞬间浸透了衣袍。他疼得浑身抽搐,却还不忘嘴硬,对着黄泰平破口大骂:“你这奴才,竟敢造反!”
可这咒骂没能救他性命。张齐快步上前,手起刀落,一道寒光闪过,萧宝卷的头颅便滚落在地,双目圆睁,似乎还没看清是谁终结了他荒唐的一生。不久后,这颗头颅被王珍国派人装在匣中,当作投名状,送到了萧衍的军营里。
萧宝卷死时年仅十九岁,在位仅三年。萧衍入宫后,将茹法珍、梅虫儿、王宝孙等四十一名宠臣全部处斩,又托宣德太后诏令,追废萧宝卷为“东昏侯”,太子宫妾贬为庶人,潘贵妃被勒令自缢。不久后,萧衍废齐主萧宝融为巴陵王,改国号为梁,南齐就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