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给振振做的熘肉段更是讲究,许阳把裹了糊的肉段炸得外酥里嫩,再另起锅熬个浓稠的酱汁一熘,瞬间色泽红亮,诱人无比。
张月乐呵呵地帮忙打着下手,递个盘子剥个蒜。
许阳则是从肉段准备阶段就被振振缠上了。
“爸爸,能吃了吗???”
“爸爸,我饿了!!!!”
“爸爸,好香啊!!!”
“爸爸(嚼嚼嚼),你说这么好吃的东西谁研究的呢?”
下午,一家人的活动自然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
许阳和张月开始规划后面的事。
“有了太阳,以后温度会回升,咱们也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了!”
振振最开心,抱着平板反复观看那个“亮灯”视频,
兴奋地跟索菲亚比划:
“以后就有大大的太阳照着我们啦!暖和!亮堂!”
索菲亚似懂非懂地用大脑袋蹭蹭他。
夜幕降临后,网络上的热议未停,反而出现更多实地反馈。
小主,
一个新视频里,一个穿着厚工装、背景是整齐作物架的男人兴奋地介绍:
“老铁们看!这是咱棚里照了‘金乌’光三小时的油菜苗!这长势!比补光灯强多了!能耗还低!”
评论区满是“羡慕”和“求合作”。
能种菜,能生活,有太阳,
能维持规律的生活,
日子就有奔头。
“外头多了光照,是锦上添花。”
“振振也能多去外头溜达溜达了。”
夜里,山洞恢复往日的宁静。
能源灯散发稳定柔和的光,水培区的蔬菜静静生长,索菲亚和狼崽在角落的干草垫上安睡。
振振带着对“新太阳”的期待进入梦乡。
张月临睡前,又走到洞口掀开保温帘一角。
夜空依旧漆黑,星辰稀疏,远山覆雪。
血月依旧诡异的挂在天上。
但空气中已无硫磺的刺鼻,只有凛冽的干净。
她知道改变已经发生,正在路上。
一个半月,或者两个月,那道被无数人期盼的光芒也会照进这片山坳。
她放下帘子,回到温暖的山洞内部。
无论外界如何变化,这里的生活始终扎实而有序。
新技术带来希望,但日子总是过给自己的。
她关了总灯,只留几盏小夜灯。
洞内陷入适宜睡眠的昏暗。
一切都很踏实。
在暖炕上沉沉的睡了一夜,
大家陆续在第二日醒来,
没有刺耳的闹铃,只有生物钟精准的呼唤。
许父第一个起身,披上外衣,先是显示屏前看看监控,
外头依旧是那片熟悉的、被冰雪覆盖的山坳,
随后,他转身走向山洞的“心脏”区域——能源与设备间。
设备安静地运行着,指示灯发出稳定的绿光。
许父戴上老花镜,逐一开始每日的例行检查:
查看电压电流读数是否稳定,用手背轻触电池外壳感知温度有无异常,
检查线路接口有无松动或氧化痕迹,倾听能源转换器运行时那几乎微不可闻的嗡嗡声是否均匀。
确认一切无误后,他才轻轻舒了口气,开始准备热水供家人洗漱。
另一边,许阳也带着振振起来了。
父子俩在开辟出的那片小空地上开始晨练。
先是简单的拉伸,活动开关节,
晨练过后,是一天中振振最期待的环节之一。
许阳会帮他穿上保暖的外套,戴上帽子和手套。
然后父子俩推开石门,带着早已等候在门口的索菲亚和兴奋不已的战神,尾巴摇得像螺旋桨,却又懂事地没有发出太大吠叫的暗影出去透气。
“嘘……小声点,咱们跑一圈就回来。”
“去吧!”许阳松开手。
振振和狼崽们立刻像出了笼的小鸟,在雪地里奔跑撒欢起来。
索菲亚则保持着母亲的警觉,在不远处踱步,时而抬头嗅闻空气,时而竖起耳朵倾听远方,履行着护卫的职责。
许阳也趁机活动着筋骨,深深呼吸着空气,目光始终不离孩子和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