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和踮着脚,将最后一册《漕运通志》归位。隔壁议事厅里,燕王朱棣与姚广孝的对话断断续续传来,在雨声中显得模糊不清。
“......辽东的粮船,已经延误五日了。”朱棣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意。
“老僧方才观星,今夜北斗晦暗,恐有变故。”姚广孝的语调依然平和。
马和的手在书脊上停顿了一下。他记得昨日整理文书时,看到过辽东来的急报。但此刻他只是一个整理书籍的小宦官,不该记得这些。
三个月前,他被选派到书房当差。这个差事让其他小宦官羡慕不已——不必在寒冬里打扫庭院,不必在酷暑中跑腿传话。但对马和来说,这里最大的好处是那些堆积如山的书籍,以及那些在深夜无人时才能细细品读的舆图。
“都退下吧。”门外传来侍卫的声音。
马和急忙吹灭多余的烛火,只留下角落里最暗的一盏。这是他一天中最自在的时辰。
他从袖中取出偷偷临摹的字帖,就着微光开始描摹。笔尖在宣纸上滑动,勾勒出“漕运”“海运”这些他白日里听来的词汇。偶尔,他会翻开那本厚重的《四海舆图》,用手指追寻那些蜿蜒的海岸线。
这夜,他正对着一幅海图出神,忽然听见一声轻咳。
姚广孝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僧袍在烛光中泛着淡淡的青色。
马和急忙起身,将字帖藏到身后。
姚广孝却只是指了指海图:“认得这是何处?”
“回大师,是......是刘家港。”马和声音发紧。他记得白天燕王与将领们讨论过这个地名。
“从此处北上,可至辽东。”姚广孝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但海上多暗礁,需熟知水路。”
马和垂首不语。
“你在学认字?”姚广孝忽然问。
马和犹豫片刻,将皱巴巴的字帖递过去。
姚广孝扫了一眼,目光在那几个海运相关的词汇上停留片刻:“为何学这些?”
“伺候王爷笔墨,不能目不识丁。”马和答得谨慎。
姚广孝不置可否,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海道经》:“明日王爷问起,就说是我让你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