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从龙之功

朱棣颓然坐下,喃喃自语:他到底去了哪里...莫非真如传闻所说,乘船出海了?

第六日,登基大典不得不举行。奉天殿前的广场上,文武百官在雨中跪候。虽然经过紧急修缮,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焦糊味。

礼部尚书手捧传国玉玺,跪呈朱棣:天命所归,请陛下继位。

朱棣接过玉玺,目光扫过台下群臣:朕本无意于此,奈何朝中奸佞当道,蒙蔽圣听。今日奉天靖难,实为不得已。

他的声音在雨中回荡,马和站在文官队列末尾,看见不少建文旧臣面色惨白。

封赏开始了。朱能封成国公,张玉追封河间王,丘福封淇国公...一个个名字被念出,一个个功臣受赏。

当礼部尚书念到内侍马和时,朱棣突然抬手打断:朕亲自来。

他站起身,目光落在马和身上:内侍马和,郑村坝献策,居庸定计,白沟献策,屡建奇功。朕念其忠勇,特赐姓郑,改名郑和,授内官监太监,赐绯衣玉带。

广场上一片寂静。在众多功勋卓着的武将中,这个赏赐显得格外特殊。

郑和缓步出列,跪在御阶前。雨水打湿了他的朝服,但他浑然不觉。

臣,谢陛下隆恩。

朱棣从龙椅上起身,亲自走下御阶。他扶起郑和,目光深邃:从今日起,你就是朕的郑和。

当郑和接过绯衣玉带时,他感受到的不仅是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那个在昆阳仰望星空的少年,也不是那个在沙盘前献计献策的谋士,而是大明内官监太监——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