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末路

这些话传到马和耳中,他只能苦笑。是啊,他就要疯了。九年的心血,换来的可能是流放戍边的结局,这让他如何不疯?

腊月二十三,小年。县学已经放假,学生们都回家过年去了。马和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学舍里,面前摊开着今年的科举榜单——依然没有他学生的名字。

“九年了...”他喃喃自语,声音在空寂的学舍里回荡。

门外传来脚步声,县衙的差役送来一纸公文。

“马教官,朝廷的考核文书下来了,您自己看吧。”差役的语气带着几分同情。

马和颤抖着手接过文书。上面白纸黑字写着:蔚州县学教官马和,任职九年,教化无方,门下无一人中举。按律革去职务,流放辽东戍边。限正月十五前启程。

文书从他手中滑落,飘飘悠悠地落在地上。马和只觉得天旋地转,整个人如坠冰窟。

“马教官?您没事吧?”差役关切地问。

马和机械地摇摇头,踉跄着站起身:“没...没事。多谢差爷。”

送走差役,他重新捡起那纸文书,一个字一个字地又看了一遍。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狠狠扎在他的心上。

流放戍边...他今年已经三十有九,此去辽东,怕是再也回不来了。年迈的父母怎么办?这个家怎么办?

浑浑噩噩地走出县学,马和不知不觉来到了城隍庙。庙里香火鼎盛,善男信女们正在祈求来年好运。他站在人群中,看着那些虔诚的面孔,忽然觉得无比可笑。

求神拜佛有什么用?他这一生,从未做过亏心事,勤奋苦读,兢兢业业,可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

“这不是马教官吗?”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小主,

马和回头,看见李文昌站在身后。九年过去,李文昌已经中了进士,如今是吏部的主事,这次是回乡省亲的。

“李大人。”马和勉强行礼。

李文昌上下打量着他,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怜悯:“听说马教官就要去辽东了?唉,真是可惜啊。要我说,这教书育人的事,也是讲究天分的。有些人自己考不中,自然教不出好学生。”

马和死死咬着牙,才没有当场发作。

李文昌似乎很享受他的窘迫,继续说道:“不过马教官也不必太过忧虑。辽东虽然苦寒,但好歹有条活路。总比那些...”他故意顿了顿,“那些阉人要强些。”

马和猛地抬头:“阉人?”

“是啊。”李文昌压低声音,“我这次回京,听说宫里又在招内侍。你说说,好好的人,为什么要走这条路?真是丢尽了读书人的脸!”

马和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地握紧了拳头。

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马和没有点灯,独自坐在黑暗中。窗外,邻居家传来团圆的笑语,更衬得他这里死寂一片。

九年的光阴,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他想起自己初任教官时的雄心壮志,想起那些挑灯夜读的夜晚,想起对学生们的谆谆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