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金陵残梦

“哐当”一声,扫帚掉落在雪地里。汪直僵立在雪中,雪花落在他的头发上、肩膀上,很快就堆积了薄薄一层。他的身体微微颤抖,良久,突然扑倒在雪地里,十指深深抠进冰冷的冻土中。

“娘娘——”嘶哑的哭嚎声在空旷的陵园里回荡,惊起了树梢上的寒鸦,“您答应过要看着奴婢回京的...您怎么能先走了...娘娘——”

他以头抢地,额角撞在坚硬的石板上,鲜血汩汩流出,染红了身下的白雪。守陵的老军见状,连忙上前搀扶,却被他一把推开。他就那样趴在雪地里,哭喊声渐渐微弱,只剩下压抑的呜咽,像一头受伤的野兽,在寒风中舔舐着自己的伤口。

那日后,汪直彻底佝偻了腰,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他走路变得蹒跚,咳嗽也越来越严重,常常咳得撕心裂肺,整夜睡不着觉。偶尔有当年的西厂旧部,得知他的境遇后,偷偷跑到孝陵来看他,送来一些银钱和药品。他总是摆摆手,把银钱塞回他们手中:“拿去给兄弟们改善生活,或者...给御马监的老马买些豆料。”

旧部们看着他苍老的模样,无不落泪。他们还记得,当年的汪提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何等的威风凛凛,可如今,却落得这般境地。

最后的秋日,来得悄无声息。南京城的枫叶红了,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却照不进汪直居住的破屋。

破屋位于孝陵的一角,屋顶漏着雨,墙壁上布满了青苔,屋内阴暗潮湿。汪直蜷在发霉的棉被里,咳嗽声在空旷的屋子里回荡,每一声都带着浓浓的血腥味。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呼吸越来越微弱,眼前渐渐模糊。

恍惚中,他仿佛又回到了大藤峡的战场。那时的他,年轻气盛,挥舞着苗刀,冲进叛军的阵营,烽火映红了天空,鲜血溅满了战袍,身边的将士们齐声高呼,士气如虹。

接着,他又看到了紫禁城的琉璃瓦。清晨的阳光洒在瓦上,泛着金色的光芒。他穿着崭新的蟒袍,跟在皇帝身后,走进太和殿。皇帝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汪直,朕要你做一把最快的刀,替朕扫清朝野奸佞。”

然后是西厂衙门的黑漆匾额,阳光下,“西厂”二字透着森然的寒气。番役们整齐地列队在院中,见他走来,齐声高呼“提督”,声音震彻云霄。他站在台阶上,俯视着众人,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画面一转,他又来到了威宁海子的雪原。漫天飞雪,他率领铁骑,踏破敌营,虏寇溃逃,将士们欢呼雀跃,斩首的捷报很快传遍京城。那时的他,是大明的功臣,是边关的守护神。

最后,他看到了大同的校场。夕阳西下,将士们的铠甲映着落日的余晖,他站在校场中央,手持令旗,指挥着部队操练。那时的他,虽然已被调离中枢,却依旧手握兵权,守护着一方安宁。

“陛下...”他向着虚空伸出枯瘦的手,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奴婢这把刀...还快吗...”

话音落下,枯手无力地垂落在榻边,指间滑落半块西厂令牌的碎片,落在地上,发出一声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