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将书卷轻轻放在案上,指腹摩挲着泛黄的纸页。
看向台下众人,沉声道,“谁来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眼神扫过,最后落在一青年学子身上!
“周桥,你来说说这句话是何意?”
被点到名讳的青年,揉了揉有些惺忪的睡眼,有些踌躇的站起身。
在众人的注视下,开口,“回夫子,谓之和…的意思…是……呃!
窗外桂花开得盛,想着中秋的月饼……约莫这‘中’便是月饼的馅,‘和’便是饼皮裹着馅?”
话刚落,老夫子原本平缓的眉峰骤然拧起。
指节重重敲在案上,泛黄的书卷都震得微微颤动。
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气愤。
“混账!圣贤之言岂容你这般胡言乱语!一心只念着口腹之欲,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全往吃食上扯,简直是对典故的亵渎!
今日将《中庸》这篇抄写十遍,明日交给我查看。
若是还答不出来,那便将整本书抄写十遍。”
这番训斥周桥涨红了脸,头垂得几乎要贴到胸口。
学舍里也响起几声压抑不住的嗤笑,有人用袖角掩着嘴,眼神里满是戏谑。
夫子冷哼一声看向其他人,最后停在沈锦程的身上。
“沈学子你来说说这句话是何意?”
沈锦程赶紧整理了一番衣服站起身来。
立刻便有许多目光投射在他身上,这么小的年岁竟然就考中案首了!
是崇州官学这么些年以来年纪最小的秀才,引来不少人的注目礼。
“‘中’是本心之正,‘和’是处世之度。
内心喜怒哀乐尚未表现出来时,保持着不偏不倚的平和状态,这就叫“中”。
当情绪表现出来时,能合乎情理、恰到好处,不偏激过度,这就叫“和”。”
沈锦程声音清亮传入众人的耳中。
夫子满意的点头,声音都温和了几分!
“嗯嗯,好…不错,沈学子解释非常不错,坐下!”
转头看向其他学子幽幽道,“诸位来到这官学,是更加刻苦认真的读书。
便不是来此散漫吃喝的!沈学子,小小年岁便已经超过学舍一众学子。
不说你们与之一般的才学,也应当对你等有所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