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设计的种子

宋建国每天骑着自行车接送婷婷上学放学,车轱辘碾过的不只是乡间土路,更像是在宋家人的心田里,犁开了一道崭新的沟壑,种下了名为“教育”与“未来”的种子。这份对下一代的重视与投入,无形中也激励着大人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深耕。

楚瑶发现,自己的心静不下来了。

超市的运营早已步入正轨,有周敏、李娟她们打理,井井有条;食品坊的基建有宋卫国盯着,技术有王工带来的标准,她需要操心的地方反而少了。一闲下来,那种源自现代灵魂深处的、对美和独特性的追求,便开始蠢蠢欲动。

尤其是每次去省城进货,看到那些款式雷同、颜色要么灰扑扑要么艳得扎眼的服装、布料,她总觉得心里缺了点什么。宋记食品坊要走标准化,但“宋记”这个牌子,若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光靠标准化的吃食还不够,还需要一点别的东西——一点无法被轻易复制的、独属于“宋记”的印记。

这个念头,在她看到婷婷那件从省城买回来的、胸口印着一只呆板小鸭子的连衣裙时,达到了顶峰。

“太千篇一律了。”她对着林薇抱怨,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柜台,“吃的东西,味道好、干净就能卖。可穿的呢?用的呢?咱们超市以后总不能一直卖这些大同小异的东西。”

林薇正在核对账本,闻言抬头,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

“我想做点不一样的。”楚瑶的眼睛亮了起来,那种光芒,林薇很熟悉,是每次她们决定要做一件新事时才有的神采。“就用我们食品坊将来可能用到的包装,或者,先从一些简单的小物件开始。”

这个想法得到了林薇的支持。于是,楚瑶便一头扎进了暂时充作食品坊办公室的、安静的后院小屋。她找来一些孩子们用剩的作业本,翻到背面,又翻箱倒柜找出几支颜色不全的彩色铅笔,削尖了,开始伏在桌上写写画画。

起初是生涩的。这具身体并没有经过专业的绘画训练,手腕的控制力远不如她现代时运用自如。画出来的线条歪歪扭扭,比例也时常失调。她画记忆中简约流畅的现代LOGO,画带有抽象几何图案的包装纸,但画出来总觉得隔了一层,与眼下这个质朴甚至有些土气的环境格格不入。

她有些气馁,放下笔,走到院子里透气。秋日的阳光暖暖的,院子里,赵金凤正带着几个请来的妇人手工糊制第一批蜜枣的包装纸袋。那是极为普通的土黄色草纸,边缘用浆糊粗糙地粘合。一个妇人顺手将掉落的一小截红色剪纸边角料,随意地贴在一个纸袋上,那抹突兀的红色,却让楚瑶心头猛地一跳。

融合!

她像是被什么击中了,立刻转身回到屋里,重新拿起铅笔。这一次,她不再强行复刻现代简约风,而是开始仔细观察和感受这个八十年代农村特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