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锦”服装加工坊的“哒哒”声,如同宋家屯冬日里最富生命力的心跳,规律而充满希望。楚瑶穿梭在缝纫机之间,既是设计师,又是质检员,还是生产调度,忙得脚不沾地。尽管招了女工,生产规模初步成型,但管理上的琐碎事务却像藤蔓一样缠绕着她,让她分身乏术,连静下心来画一张完整设计图的时间都成了奢侈。
这一切,都被默默在超市负责日常运营的宋卫民看在眼里。
曾经的宋卫民,是宋家兄弟里最不起眼的一个。不如大哥宋建国沉稳可靠,不如二哥宋卫国敢想敢干,甚至不如三哥宋卫东活络外向。他习惯了听从安排,在超市里兢兢业业地码货、盘点、应对顾客,像一颗牢固而沉默的螺丝钉。然而,与周晓芸的恋爱,接触到她那个知识分子家庭的气息,以及在超市里见识到的南来北往的货品和顾客,早已在他心里埋下了不甘平凡的种子。
他发现自己对那些布料、对那些服装的版型、甚至对楚瑶偶尔提及的“成本核算”、“流水线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兴趣,远比每天面对货架上雷同的商品要强烈得多。他看着楚瑶日渐消瘦的脸庞和眼下淡淡的青黑,一个念头在心中破土而出,越来越清晰。
这天晚上,家庭会议商讨完超市年节促销方案后,宋卫民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他深吸了一口气,双手在膝盖上不自觉地握紧,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所有人都停下交谈,惊讶地看向他。
“爹,娘,大哥,二哥,三哥,嫂子们,”他逐个看过家人的脸,最后目光落在楚瑶和林薇身上,“我……我想去‘宋锦’那边帮忙。”
堂屋里安静了一瞬。赵金凤首先表示不解:“老四,你在超市干得好好的,跑去那女人扎堆的缝纫铺子干啥?那活儿细发,你能干得了?”
宋卫民没有退缩,他挺直了背脊,这是他第一次在家人面前如此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娘,超市的活儿我熟悉,闭着眼睛都能干好。但‘宋锦’不一样,那是三嫂一手创出来的,现在摊子铺开了,光靠三嫂一个人又设计又管生产,太累了。我看那边现在缺个管事的人,物料进出、女工排班、成品核算,这些杂事总得有人张罗。”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楚瑶,带着真诚和渴望:“三嫂的设计是‘宋锦’的魂,不能让她被这些杂事拖住了。我虽然不懂设计,但我可以在超市学了怎么管账、怎么调度、怎么跟人打交道。我想试试,帮三嫂把生产这一摊子管起来,让她能专心做设计,把‘宋锦’做得更大!”
这番话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完全超出了家人对宋卫民以往的认知。连宋老实都忍不住多看了小儿子几眼,吧嗒了一口旱烟,没说话,眼神里却有了些探究。
楚瑶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她眼中瞬间迸发出惊喜的光芒。天知道,她多么需要一个可靠的帮手来分担管理压力!“卫民,你说真的?你愿意来帮我?” 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