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远离城区,很多人都不会把目光放在那里,毕竟四九城里面有的是值得他们打倒的对象,谁会去关注四九城外面的一个破农场啊!
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正好能让娄半城躲个清净。时间一长,自然就没有人会想起娄半城了。
第二天一早,李末就找了个机会跟娄半城碰面。
地点选在一家僻静的小茶馆,靠窗的位置,窗帘拉得严严实实。
娄半城一进来,脸上就带着几分愁容,坐下没等开口,先叹了口气:“女婿,你说我这心里,就跟揣了块石头似的,晚上觉都睡不踏实。”
李末给他倒了杯热茶,推到他面前,慢悠悠地说:“爸,嗯别急,我给你找了个去处。”
他把建农场的想法一五一十说了,娄半城刚开始还皱着眉,听到后来,眼睛慢慢亮了。
等李末说完,他一拍大腿:“好主意!这主意好啊!我去农场当场长,天天跟庄稼、牲口打交道,以后低调做人,低调做事,谁还会盯着我以前那点事儿?”
“不止你,”李末补充道,“让妈也跟着过去,管管账。一来,你们两口子俩能互相照应。二来,家里没了家产,人又去了农场种地,这身份就彻底‘干净’了,谁也拿不出由头来说三道四。时间一长,自然就不会再有人惦记你们了。”
娄半城连连点头,脸上的愁云散了大半。
他端起茶杯,跟李末碰了一下,感慨道:“姑爷,你这脑子是真灵光。我之前捐了轧钢厂,心里还琢磨着能落个好名声,结果呢?啥动静没有。现在想想,还是你这法子实在,保命要紧啊。”
事情就这么定了。
李末回去之后,当天就写了申请,打算在四九城外面建一个农场。
然后又发动了自己的一些资源。
很快建设农场的申请就被批准了。
然后娄半城主动要求去城外新建的农场当厂长,负责种植和养殖的具体事宜。
申请书递上去,没过几天就批下来了,不仅批了,组织上还特意在内部会议上表扬了他,说他“放下身段,深入基层,为国家的农业生产做贡献”。
娄半城接到通知的时候,正在收拾行李,手里的包袱都掉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