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低调做人,低调做事

他愣了半天,跟娄母说:“夫人,你说这事儿怪不怪?我捐了那么大一个轧钢厂,和所有的身家都没听到一句表扬,现在就说去种个地,倒成了先进了?”

娄母正在叠衣服,闻言也笑了:“管他呢,表扬不表扬的,咱们能平平安安过日子就行。这城里啊,我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简直太压抑了,而且每天还担惊受怕的。等到了农场,空气都能新鲜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末没让娄半城空着手去。

他从自己的手下里面里挑了三十个,都是忠心耿耿、身手不错的,让他们跟着娄半城去农场,名义上是帮忙干活,实际上是保护娄半城夫妇。

这些年,李末签到了许多好东西。

其中忠心耿耿的手下就足有数百人之多。

“城里现在不太平,难免有小人想找事,”李末私下跟领头的人交代,“你们去了之后,多盯着点,要是真有人敢找娄厂长的麻烦,不用客气,先把人按住,再给我报信。记住,别闹出人命,但也不能让咱们自己人受委屈,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留给我。”

解决了娄半城的去处,李末又琢磨起农场的人手问题。

除了自己派去的三十个人,还得找些靠谱的人帮忙。

他想了想,心里有了个主意——找那些出身不好,但没犯过什么错的人。

这些人现在在城里日子不好过,天天提心吊胆,生怕被清算。

要是能让他们去农场,既能给农场添人手,也算是给他们找了个避难所。

“去了农场,就不用再担心城里的事了,”李末跟负责招人的人说,“跟他们说清楚,到了那儿,好好干活,娄厂长不是那种会为难人的人。而且农场管吃管住,虽然条件不算好,但至少安稳。”

消息放出去之后,来报名的人比预想中多。都是些老实本分的人,有的是以前开小铺子的,有的是教书先生,还有的是家里祖上是地主,但自己早就靠手艺吃饭的。

李末让手下的人仔细筛了一遍,挑了二十个看着实在的,让他们跟着娄半城一起去了农场。

农场的批文下来得很顺利,毕竟是搞农业生产,符合当下的政策。

娄半城带着人出发那天,李末亲自去送了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