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何桂清对于曾国藩请求助饷一事,不理不睬,一毛不拔。他宁愿拿出大把银子送给主持江南大营的钦差大臣和春。毕竟,和春把江南大营经营好了,才是正道,才能真正保护两江地区的安定。
何桂清一毛不拔,陈启迈又是什么态度呢?
陈启迈最初还是欢迎曾国藩率湘军到江西作战。但是,曾国藩很快发现他目的不纯——陈启迈想通过巧取豪夺,获得湘军的控制权。这让曾国藩完全不可接受。于是,双方很快就闹起了矛盾。
本应由江西提供的粮饷,陈启迈总是打了折扣,再打折扣,而且经常拖延三五几个月之久,让人伤透脑筋。
好在江西战事平定之后,曾国藩率领湘军大营从江西建昌,搬迁到安徽宿松。朝廷下了旨意,规定由湖南、湖北、安徽三省共同承担湘军粮饷,使得粮饷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离彻底解决,还来日方长。
想到这一点,曾国藩皱起眉头,对胡林翼说:“润芝,你有什么好办法?”
胡林翼摇头说:“我也没甚好办法。不过,几年前,我驻军湖北黄州时,遇到这个问题,颇为有趣,不知涤公有无兴趣一听?”
“好啊,反正大事也议得差不多了,润芝,请你讲一讲吧。”曾国藩饶有兴趣地捻须说道。
“那一年,中秋节快要到了,由于饷银拖欠太久,士气低迷,这样子怎么打仗呢?”胡林翼说道,“我想来想去,没啥好办法,出了一个下策,在公文纸上写了一首诗,钤上朱红大印,驰递到各州县。”
“润芝好有雅致,愚兄佩服。”曾国藩赞道。
“涤公先别忙着佩服,这首诗可不是什么好诗,入不了涤公、季高兄法眼。”胡林翼继续说道,“诗里是这样写的,‘开口便要钱,未免讨人厌。官军急收城,处处只说战。性命换口粮,岂能一日骗?眼前又中秋,给赏更难欠。——惟祈各路厘局大财神,各办厘金三万串。’”
胡林翼话音未落,大帐里已笑倒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