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血染雨花

同治元年(1862年)闰八月二十日,太平军的总攻在震天的号角和“杀妖”的呐喊声中拉开序幕。

李秀成的战术简单而残酷——人海冲锋!他深知湘军工事坚固,火力凶猛,唯有依靠绝对的数量优势和悍不畏死的冲击,才有可能撕开一道缺口。

第一波,是数万手持简陋刀矛、背负土袋的士兵。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填平那些该死的壕沟!

“冲啊!填平妖沟!杀进妖营!”督战官嘶吼着。

太平军士兵如潮水般涌向湘军的壕沟防线。迎接他们的是——

轰!轰!轰!

湘军壁垒上的劈山炮、抬枪、土炮以及少量进口的后膛洋炮同时怒吼!密集的霰弹、实心炮弹如同死神的镰刀,横扫冲锋的人群。冲在最前排的太平军士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般成片倒下,残肢断臂横飞,鲜血瞬间染红了大地。

侥幸冲到壕沟边的士兵,奋力将土袋、柴捆投入深沟。但立刻被壁垒射击孔中射出的精准步枪子弹击中,惨叫着跌入布满尖桩的沟底。后续的士兵踏着同伴的尸体和尚未填平的沟壑继续冲锋、填埋… 壕沟仿佛成了吞噬生命的无底洞。

第一波填壕的士兵几乎伤亡殆尽,勉强在几处地段用尸体和土袋堆出了几条狭窄的通道。李秀成面无表情,挥动了第二波进攻的令旗。

这一次,是太平军的精锐主力,包括李秀成的亲兵卫队“忠殿军”以及护王陈坤书、纳王郜永宽等部悍卒。他们手持刀牌、长矛、抬枪,甚至推着临时赶制的、包裹湿棉被抵挡子弹的“吕公车”(简陋盾车),沿着填平的通道,悍不畏死地扑向湘军土墙!

“放箭!放枪!扔火罐!”湘军军官的吼声在壁垒后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