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
排山倒海的喊杀声骤然爆发!数以千计的湘军精锐,如同决堤的洪流,以无可阻挡的气势,从那缺口汹涌而入!他们阵列严密,刀牌手在前,长矛手紧随,火枪兵交替射击,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狠狠楔入董部防线的核心。
董福祥的部队被这突如其来的、集中于一点的毁灭性打击完全打懵了。他们想象中的战斗是双方对垒,慢慢消耗,何曾见过这种不顾一切、直扑要害的亡命打法?前沿阵地迅速崩溃,败兵如潮水般向后倒卷,冲乱了后续的阵型。
刘松山一马当先,挥舞长刀,勇不可当。亲兵营紧紧跟随,所向披靡,直扑那面飘扬的“董”字大旗所在之处。
瓦窑堡外,已然变成了修罗场。湘军的攻势犀利如刀,而董部则陷入各自为战的混乱境地。董福祥在中军帐外声嘶力竭地呼喝,试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但溃退的兵潮已非个人所能阻挡。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防线被一层层剥开,精锐的湘军士兵越来越近。
“大哥!顶不住了!快走!”一名浑身是血的亲信头目冲过来,拉着董福祥的马缰就要往后撤。
董福祥望着溃散的部队,眼中充满血丝与不甘,最终长叹一声,调转马头,在亲兵的死命护卫下,冲开乱军,向西逃去。主帅一逃,董军彻底失去了斗志,全线溃败。湘军乘胜追击,斩获无数。
败退的董福祥,收集残部,退守至一处荒僻的山寨。时值十二月,陕北已是冰天雪地,缺粮少衣,伤兵哀嚎,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前有刘松山大军围逼,后无退路,可谓山穷水尽。
与此同时,刘松山的招抚使者却一次次到来,并非耀武扬威,而是陈说利害:“董首领,左帅深知你本是迫于时势,并非甘心为乱。如今天兵已至,大势已明。左帅惜才,若肯率众来归,非但既往不咎,尔等弟兄亦可编入官军,吃皇粮,拿饷银,为国效力,光宗耀祖,岂不胜过在这山沟里冻饿而死?”
这些话,像锤子一样敲在董福祥和他的头目们心上。看着瑟瑟发抖、面有菜色的部下,想想家中盼归的父母妻儿,再抵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