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生丝之战

诸位都知道和气生财胡雪岩举杯道,现在生丝价格已经跌破了成本价,再这样下去,明年的蚕农都要改种稻子了,到时候诸位去哪里买生丝?

查顿冷笑道:胡先生现在知道求饶了?

不是求饶。胡雪岩镇定自若,我是要给诸位指一条明路。我们何不成立一个生丝公所,共同议价?这样对大家都好。

宴会厅里顿时鸦雀无声。洋商们交头接耳,显然对这个提议感到意外。德国礼和洋行的代表首先打破沉默:这个提议值得考虑。毕竟,生丝市场稳定对我们都有利。

经过七天七夜的艰苦谈判,光绪八年十月,上海生丝公所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与外商平等议价的商业组织,章程规定:所有生丝交易必须通过公所,价格由中外商人共同商定。

协议签订的那天,胡雪岩独自站在丝厂的最高处,望着黄浦江上往来如织的外国商船。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这个从钱庄学徒做起的一代巨贾,用他的胆识和智慧,在晚清商场上书写了一段传奇。

东家,我们虽然损失了近百万两,但终究是争回了一口气。总管事在一旁说道。

胡雪岩轻轻摇头:这只是一个开始。与洋商较量,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时,一个年轻的学徒跑上来:东家,湖州的沈老板来了,说要感谢您救了当地的蚕农。

胡雪岩转身下楼,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虽然这场商战未能取得全胜,但他为中国商人争得了一席之地,也为后来的民族工商业者开辟了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