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大学为杜恒和林可安排的居所安静而隐蔽,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更像一个安全的观察站。透过防弹玻璃窗,能看到校园里蓬勃的生机,但那喧嚣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无法真正渗透进来。
杜恒大部分时间待在书房里。意识封锁并未剥夺他的智慧,反而像是一种奇特的“净化”,将他从那些危险知识的重压下解放出来,让他能够以更纯粹的视角,去审视那些从“先行者”遗迹中带回的、不涉及核心禁忌的其他信息。
巨大的光屏上,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毁灭方程或诡异的能量签名,而是浩瀚如烟的数据流——有关“先行者”文明的数学、物理、艺术、哲学、社会结构乃至他们对宇宙的认知模型。这些知识同样先进得令人窒息,却不像“终末方程”那样散发着不祥的气息。
林可端着一杯热咖啡走进来,轻轻放在他手边。她没有打扰他,只是安静地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如星河般流淌,看着杜恒时而凝神思索,时而快速记录,眼神专注而明亮,仿佛又回到了在明德图书馆初遇时,那个沉浸在知识海洋中的天才少年模样。
只是他偶尔会停下,手指无意识地按着太阳穴,眼中闪过一丝极短暂的迷茫,仿佛试图抓住某个就在眼前却又模糊不清的关键点——那是意识封锁区传来的、无法解读的回响。每当这时,林可便会轻轻握住他的另一只手,指环微光流转,无声地传递着稳定与支持。杜恒会回过神,对她露出一个安抚的、略带歉意的微笑,然后再次投入工作。
“他们最宝贵的遗产,不是力量,而是智慧。”一天傍晚,杜恒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发现真谛的感慨。他指着屏幕上一段关于“先行者”如何处理无限能源与有限生态承载力矛盾的哲学思辨,“你看,他们在技术爆炸的初期就意识到了平衡的重要性,他们的艺术创作充满了对生命和宇宙的敬畏……他们并非生来就是疯狂的毁灭者。”
林可顺着他的指引看去,那些超越了人类当前理解框架却又蕴含着普世美感的艺术图案和哲学论述,让她仿佛触摸到了那个逝去文明的灵魂深处,感受到了他们的辉煌、挣扎与最终的悲壮。
“力量导致了他们的毁灭,但智慧……是跨越时空的馈赠。”她轻声道。
“是的。”杜恒的眼神变得坚定,“我们不能让这份智慧随着他们的湮灭一同被埋葬,更不能让它只成为我们几个人沉重背负的秘密。它应该被分享,被研究,被用来启迪……而不是恐吓。”
一个计划在他脑中逐渐成型。
接下来的日子,杜恒和林可,在杨振提供的极其有限的、绝对安全的资源支持下,开始了另一项秘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