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意外干扰

然而,干扰的浪潮并未止步于系统和数字层面。真正的、血淋淋的、旨在直接中断传递的物理意外,终于还是以一种极其突兀的方式,轰然降临。

这一次,不是发生在荒僻的西北,而是在繁华喧嚣的华南核心交通枢纽——G市。

负责传递编号为E-4数据碎片的信使,代号“铁匠”,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手,按照精心设计的指令,在G市中央地铁站庞大迷宫般的寄存柜区域进行交接。这是一个经过反复验证、人流量大、监控存在死角、相对安全的传统交接点。然而,就在“铁匠”刚刚将存有芯片的、伪装成普通维修工具包的包裹放入指定柜门,转身混入人流离开不到二十秒,一场突如其来的、原因不明的“小型电气火灾”在那个区域角落的配电箱内轰然爆发了!

“噼啪”的爆响声中,火光猛地一闪,浓烟带着刺鼻的塑料烧焦味瞬间弥漫开来,刺耳的火灾警报尖锐地响彻整个地铁站大厅。原本有序的人群顿时陷入恐慌和混乱,人们惊叫着,推搡着,争相逃离烟雾弥漫的区域。训练有素的站内安保人员迅速介入,拉起了鲜明的警戒线,手持灭火器扑救,同时果断地物理封锁了整个区域,包括那一片至关重要的寄存柜区。

“G市中央地铁站,E系列核心交接点因突发火灾被物理封锁!重复,被物理封锁!”“渊默”的紧急汇报几乎是和火灾警报同步到达我的加密频道,语气依旧平稳,但内容却字字千钧。“‘铁匠’已按最高优先级预案撤离,确认未暴露,已进入静默状态。但目标包裹……被困在封锁区内,无法取出。消防部门和警方已经介入,后续清理、调查和恢复时间……完全未知。”

火灾?电气故障?在如此关键的地点和精确到秒的时间点?

我的心脏在那一瞬间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狠狠攥住,停止了跳动,巨大的耳鸣声淹没了周遭的一切。这真的是意外吗?这巧合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概率所能解释的范畴!

是王振雄的势力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了城市公共安全系统内部,能够精准地制造如此“恰到好处”的意外?还是他们利用了某种我们未知的、更高科技的手段,远程精准地引发了这次事故?目的简单、直接而有效——不是冒险直接夺取证据(他们可能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从数百个柜子中确定具体目标),而是通过制造一起足以引发公共安全响应的“意外”事件,利用官方力量,物理隔绝这个关键交接点,从而彻底中断这条精心布置的传递链路!

“立刻评估影响和损失!”我几乎是咬着后槽牙,从牙缝里挤出这个问题,喉咙里涌上一股腥甜。

“E-4数据碎片确认滞留,将直接影响E系列后续三个节点的传递序列,整个E支线陷入瘫痪,必须启动应急方案。”陈曦快速分析着数据流,声音凝重,“更重要的是,中央地铁站作为G市关键的交通枢纽,其部分区域的长期封锁,会严重打乱我们之前规划的多条预备路线和备用方案,产生难以预估的连锁反应和延误。而且,消防和警方的大规模介入,意味着这个点会彻底暴露在官方的、程序化的视野之下,虽然他们不知道包裹的内情,但极大地增加了不可控因素和暴露风险。”

小主,

又一个支线被直接掐断!而且是以这种难以预料、难以防范、借助官方力量的“意外”方式!

我感到一阵剧烈的眩晕袭来,眼前发黑,不得不伸手死死扶住冰冷的床头柜,指甲几乎要嵌进金属表面,才能勉强稳住摇摇欲坠的身体。左腿的伤口处传来一阵阵灼热撕裂般的剧痛,仿佛在呼应着外界不断升级、愈发诡异的危机。对手的手段层出不穷,阴险歹毒,从宏观的制度挤压,到中观的技术致盲,再到微观的物理破坏,他们正在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编织一张全方位、立体化、令人窒息的阻碍之网。

“启动E支线最终应急方案,”我强忍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极度不适,声音沙哑得如同破旧风箱,“通知E系列所有相关信使,立刻转入深度静默,清除临时指令。等待G市现场情况进一步明朗,或者……评估后,直接放弃E支线,启用那条更边缘、更耗时、风险同样不低的备用支线Z。”

放弃……又是放弃。每放弃一条支线,都像是在我早已千疮百孔的心上,又硬生生剜下一块肉。那不仅意味着前期投入的无数心力、资源和同志们的冒险付诸东流,更意味着我们向最终胜利前进的道路又少了一条,成功的概率又在无形中被削弱了一分。

第四重干扰:内部的“噪音”与猜疑——最致命的毒药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就在我们焦头烂额地应对来自外部的三重立体干扰时,一种更令人不安、更具破坏力的“干扰”开始从团队内部悄然滋生。

在一次例行的、简短的情况通报末尾,老严的语气罕见地带着一丝犹豫、困惑,甚至是难以启齿的艰难。

“林峰,有件事……我也不知道该不该说,可能是我多心了,但憋在心里不痛快。”他顿了顿,仿佛在组织语言,声音压得更低,“下面有几个经验丰富的同志,私底下跟我反映,感觉最近一些指令的下达和现场的反馈之间,似乎……有点不对劲。不是那种明显的、低级的错误,就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好像……总像是慢了一两拍,或者环节之间的衔接上,出现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微小的脱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