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桥下孤魂(下)

这里没有天地之分,上下之别。巨大的、如同山岳般的规则碎片静静地悬浮着,有些还残留着古老殿堂的廊柱轮廓,有些则扭曲成无法形容的怪异形状。更远处,是断裂的星河,凝固的光阴长河支流,以及一些庞大到难以想象的、早已失去生命的残骸,不知是神魔的躯壳,还是世界的碎片。寂静是这里的主旋律,一种连时间都几乎停滞的、万古的死寂。

这里是归墟。

传说中,一切终结与湮灭之地,也是被地府规则所遗忘、或者说主动遗弃的角落。那些连地狱都无法容纳的、规则之外的“错误”,以及一些在无尽岁月中失去意义、连轮回都拒绝接收的古老存在,最终都会漂流至此,归于永恒的寂静。

我站在小路尽头,望着这片无垠的破碎。这就是“洗魂涤魄”之后,地府规则为我指引的“新生”?将我放逐到这片比地狱更绝望的终极荒原?

就在我心生茫然之际,意识核心中,那滴一直沉寂的非灰非黑“水珠”,忽然轻轻震颤了一下。

一股微弱却清晰的牵引感,从归墟的深处传来。

不是声音,不是光影,而是一种本源的共鸣。仿佛那里有什么东西,在呼应着水珠的存在。

我略一迟疑,便循着那牵引感,向前“飘”去。在这片规则破碎之地,移动不再依赖于形体,更依赖于意念与存在的“重量”。

穿过巨大的规则碎片阴影,绕过凝固的光阴支流,越往深处,那股牵引感就越强。同时,我也开始感知到一些其他的“存在”。

它们并非实体,更像是一些残留的意念,破碎的梦境,甚至是某种规则的“幽灵”。一个只剩下半张脸的巨大神只石像,眼眶中燃烧着永不熄灭却毫无意义的金色火焰;一段反复回响、倾诉着早已被遗忘的冤情的悲鸣;一团不断试图重组、却又因核心逻辑缺失而一次次失败的古老契约符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它们都沉寂着,如同博物馆里蒙尘的展品,散发着腐朽与终结的气息。对我的经过,它们毫无反应,仿佛我同它们一样,只是这归墟中一件新来的“废弃物”。

终于,在穿过一片由无数破碎兵器组成的、如同星环般的区域后,我看到了牵引感的源头。

那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神器,也不是什么威能无边的古老存在。

那是一座……桥。

一座极其残破、几乎快要彻底坍塌的石桥。

它孤零零地横亘在两块巨大的、如同大陆般的世界碎片之间,桥身布满裂痕,大半已经断裂,只剩下短短一截桥面,以及一个光秃秃的、仿佛被什么巨力硬生生掰断的桥头。桥下,并非河水,而是缓缓旋转的、吞噬一切光线的终极虚无。

这座桥的风格,与我见过的奈何桥截然不同。它更加古朴,更加厚重,桥身的石材呈现出一种历经了无法想象岁月的暗沉色泽,上面雕刻的花纹早已模糊不清,却隐隐透出一股苍凉而威严的气息。

这是……什么桥?

我从未在任何地府的记载或传说中听说过这样一座桥。

那强烈的牵引感,正是从这残破的桥头上传来。

我缓缓靠近,落在那一小段尚且完好的桥面上。脚下的石材传来冰冷坚硬的触感,仿佛凝聚了无数个纪元的重量。

站在桥头,望向那断裂之处,外面便是无尽的归墟和缓缓旋转的终极虚无。一种站在世界尽头、时间终点的孤寂感,油然而生。

意识核心中的水珠震颤得更厉害了,它散发出的清凉气息与我莹白的核心交融,流向我的“感知”。我下意识地,将手(意识凝聚的形态)按在了那光秃秃的、断裂的桥头之上。

轰!

一股庞大到无法形容的信息流,瞬间冲入了我的意识!

不是记忆,不是画面,而是这座桥本身的……“历史”!

我“看”到,在无法追溯的太古年代,天地秩序初定,轮回尚未完全成型。这座桥,并非连接地府与轮回,而是横跨于存在与非存在之间!它是所有魂魄(不仅仅是人类,包括神、魔、妖、灵……一切有情众生)在彻底湮灭,或者进入一种超越轮回的未知状态前,必须经过的最后一道关卡!它的名字,早已被遗忘,但其权能,曾是判定一个存在是否还有资格“存在”下去,或者是否应该归于彻底的“无”!

它曾是比孽镜台更古老、更本源的审判之地!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或许是轮回体系彻底完善,或许是天地规则变迁,这座桥的职能被取代,被遗忘。它本身也在一次无法想象的巨变中崩塌、断裂,最终被主流规则所排斥,漂流到了这归墟之地,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符号。

信息流如同潮水般退去,我震撼地站在原地,手依旧按在桥头上。

我明白了那牵引感的来源。

这座桥,它感应到了我意识核心中的那滴水珠!那水滴中蕴含的,不仅仅是灰色规则与黑色混乱的短暂接触,更是一种超越了现有地府秩序与混乱对立格局的、全新的“可能性”!一种连这座古老断桥都未曾见证过的、微小却真实的“变数”!

这座早已失去职能、濒临彻底湮灭的古老断桥,在我这个来自后世地府、经历了奇异洗炼的罪魂身上,看到了一丝……或许能让它重新“连接”上什么的渺茫希望!

它不是需要我修复它——那远非我的能力所及。它需要的,是一个“坐标”,一个“印记”,一个能证明“变数”已然存在的证据。而我意识核心中的水珠,就是那个证据!

仿佛是为了印证我的猜想,那残破的桥头,在我手掌按下的位置,忽然亮起了一丝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的毫光。那光芒并非桥身发出,而是源自桥头内部深处,与我核心中的水珠产生了共鸣!

与此同时,我感觉到,这座断桥那沉寂了不知多少岁月的“意志”(如果那还能被称为意志的话),将一道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信息,传递到了我的核心深处:

“守……桥……人……”

守桥人?

守护这座早已被遗忘、断裂在归墟之中的桥?

这算什么“新生”?这比在奈何桥下做孤魂野鬼更加绝望和孤独!奈何桥至少还有鬼来鬼往,还有投胎的希望。而这里,只有永恒的寂静、破碎与终结!

然而,没等我生出抗拒的念头,那座桥传递来的第二道信息,让我彻底愣住。

它不是命令,不是契约,更像是一种……权限的开放,一种责任的托付。

“见证……记录……维系……‘可能’……”

“此桥……虽断……‘路’……未绝……”

伴随着这道信息,一股关于这座断桥残存权能的碎片化知识,涌入了我的意识。

作为“守桥人”,我并非要修复桥梁本身,而是要守护那因为水珠印记而在我与断桥之间建立起来的、微弱的“连接”。这个连接,使得这座本已彻底脱离主流轮回体系的断桥,获得了一个极其微小的、观察和感知外界(主要是地府及相关层面)的“窗口”。而我,就是这个窗口的持有者和守护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可以借助断桥那残存的、源自太古的权能,有限地“观察”地府的运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以极其间接、极其微弱的方式,去“影响”那些游走于规则边缘的、微小的“因果”。

比如,一个在孽镜台前罪业深重却尚存一丝悔意的魂魄,是否能在审判中,因为某种极其细微的、源自这座断桥的“观察”所带来的、连判官都难以察觉的“权重”变化,而获得一线并非完全源于规则的生机?

比如,一个在忘川河中挣扎的厉鬼,其滔天怨气中是否隐藏着某种未被察觉的冤屈,能否通过这座断桥的“记录”,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以某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昭雪的可能?

这些“影响”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同在浩瀚星河中投入一粒尘埃。它们无法改变地府的大局,无法对抗既定的规则,更无法直接赋予谁救赎。

它们能做的,只是在那些被主流规则所忽略、所碾压的缝隙处,维系一点点“可能”的火种。就像那无数“萤火”的印记,就像我意识核心中的水珠。

这不是权力,这是责任,一种近乎于无的、守护“变数”的责任。

我站在断桥之巅,望着眼前无垠的归墟,破碎的规则,以及那缓缓旋转的终极虚无。

孤独吗?是的。前路看似一片死寂。

绝望吗?似乎……又不全然。

我低头,看向自己莹白的、带着裂纹与水珠印记的意识核心。那里,承载着奈何桥下三百年的孤苦,锁魂链反噬的痛楚,孽镜台前的羞惭,洗魂涤魄的煎熬,光暗夹缝中的挣扎,以及……最终这一刻,与这座太古断桥的连接。

我不是圣人,不是英雄,我甚至还是一个戴罪之身。我经历了堕落,也曾在最后关头悬崖勒马。我承受了地府最严酷的刑罚,也在绝境中窥见了一丝超越规则与混乱的微光。

如今,我被放逐到这万物的终点,成为了这座断桥的守桥人。

这或许,就是地府那“刑期不定”的判决,最终给我的答案。不是地狱的酷刑,不是魂飞魄散,而是永恒的放逐与守护,在一切的终结之地,维系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关于“善”、“可能”与“变数”的星火。

我缓缓抬起头,目光穿过破碎的虚空,仿佛能遥遥望见那运转不息的、森严的地府。

那里,奈何桥下依旧阴风阵阵,新的孤魂在哀嚎;孽镜台前依旧审判着罪业;鬼差们依旧按部就班地执行着秩序;而像桥头老鬼、黑七那样的存在,也依旧在规则的阴影下进行着他们的“内卷”……

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

但我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在这被遗忘的归墟,在这断裂的古桥之上,多了一个守桥人。

他或许永远无法离开,或许永远无人知晓他的存在。

但他会在这里,见证,记录,并以他那微弱如尘的方式,维系着那存在于绝对秩序与绝对混乱之间,存在于永恒审判与终极毁灭之间的,一丝渺茫却坚韧的……

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