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捆一千,正好六千。陈强接过钱数了两遍,把钥匙和房产证递给他。
“这院子以后就是你的了,有啥事儿找我就行。”
拿到钥匙,刘平寇简单打扫了一下,铺了块油布当临时仓库。忙活完都快中午了,他随便在巷口炒河粉,就往高第街赶。
白天高第街比他想的还热闹——路两边的摊位一溜排开,商贩们扯着嗓子喊,还是昨天那几句话。
刘平寇挨家问,想凑齐2万件货,涵盖港款喇叭裤、牛仔裤、碎花连衣裙等20多个品类。
可问了三家,头一家是个姓王的摊主,听完他要的量,头摇得像拨浪鼓。
“同志,2万件?我这儿最多能供2000件,多了没有——港款货紧俏,我这还是托关系才弄来的。”
第二家更绝,摊主是个年轻媳妇,一听要2万件,直接抬价。
“港款牛仔裤,别人拿三块,你要这么多,最少两块八,少一分都不卖!我这货是从港城直接过来的,你不买有的是人买。”
第三家更离谱,说只能供1500件,还得等三天才能凑齐。
刘平寇心里犯急——要是今天定不下来,耽误了回去的时间,林淼该担心了。
他顺着街继续逛,快到巷尾时,看见个穿灰色中山装的摊主,摊位比别家大,堆的货也多,摊主正拿着个账本记账,袖口磨得发白,看着挺实在。
刘平寇走过去“同志,你这儿有港款的裤子、裙子吗?我要量大,2万件。”
摊主“我姓陈,你叫我老陈就行。2万件?你要啥品类?”
刘平寇赶紧说,大概说了20多个品类
“喇叭裤、牛仔裤、碎花连衣裙等…”
老陈“我后巷有个库房,你跟我去看看货,要是看得上,我这儿能供8000件,再帮你联系两家相熟的,都是实价——喇叭裤两块二,连衣裙两块五,绝不掺次品。”
跟着老陈进了后巷的库房,推开木门,一股新布料的味儿扑面而来。
这里的喇叭裤,裤脚是微喇的,还缝着明线,比他在宝安县见的样式还新。
老陈拿起一条裤子递给他。
“你看这质量,都是水洗布的,耐穿,四九城那边现在肯定没这样式,回去准好卖。”
刘平寇摸了摸布料,确实厚实,当场拍板。
“成,你这8000件我要了!另外两家能供多少?”
老陈赶紧拨了个公用电话,跟那边说了几句,挂了电话有点为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家能供3000件,另一家能供3000件,加起来才件,还差6000件,这可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