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天子之问,生死棋局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却驱不散空气中那股无形的压力。

萧云安垂手站在殿中,自他踏入这里,已经过去了一炷香的功夫。

他的父皇,大业朝的天子萧承稷,并未如往常一般坐在那张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案之后。此刻,他身着一袭明黄色的常服,正坐在一张紫檀木棋盘前,独自对弈。

偌大的殿内,只有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的清脆声响,一声,又一声,不疾不徐,每一声都敲在萧云安的心上。

他没有抬头,目光落在自己脚尖前三尺的地面上,那里的金砖光可鉴人,映不出他的神情,却能映出他笔直的身影。

他知道,父皇在等。等他先开口,等他露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焦躁或不安。

但他不能。

在朔州那片冰天雪地里磨砺出的耐心,此刻成了他唯一的铠甲。他就像一棵扎根于冻土的青松,任凭风刀霜剑,岿然不动。

终于,萧承稷落下了手中的一枚白子,打破了这漫长的对峙。

“来了。”

声音不高,甚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

“儿臣,参见父皇。”萧云安躬身行礼,动作标准,声音平稳。

“免了。”萧承稷没有回头,目光依旧停留在棋盘上,“朕听说,你在朔州,过得不错。”

“托父皇洪福,儿臣在朔州一切安好。”

“是吗?”萧承稷拿起一枚黑子,在指间缓缓摩挲着,“朕听说的,可不止是安好。他们说,你弄出了一种叫土豆的东西,亩产千斤,让朔州军民,再不受饥馑之苦。”

萧云安的心微微一动,面上却依旧平静:“回父皇,不过是些野外寻来的吃食,侥幸能活人罢了。朔州苦寒,百姓求生不易,儿臣身为皇子,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

“说得好听。”萧承稷将那枚黑子轻轻放在棋盘一角,声音里听不出喜怒,“朕还听说,你招募乡勇,练了一支兵马,叫什么……狼王卫?”

来了。

萧云安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试探。

“回父皇,朔州地处边境,时常有北狄游骑和山匪流寇袭扰村庄。儿臣为求自保,也为护卫封地子民,便召集了一些猎户和退伍老兵,稍加操练,用以守卫田庄。至于『狼王卫』之名,不过是乡野村夫们叫着好听,当不得真。”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将一支精锐的骑兵,轻描淡写地说成是护院的乡勇。

“哦?乡勇?”萧承稷终于转过头,那双深邃的眼眸,落在了萧云安的身上。

那目光并不锐利,却沉重如山,似乎能看透人心底最深处的秘密。

“朕怎么听说,你这支『乡勇』,连北狄的百人骑兵队,都能轻易剿灭呢?”

“父皇明鉴。”萧云安不卑不亢地迎上父皇的目光,“北狄游骑,不过是些散兵游勇,欺软怕硬。儿臣的护卫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朔州汉子,保家卫土,自然悍不畏死。况且,儿臣用了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计谋,出其不意,才侥幸得手。”

“小计谋?”萧承稷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你倒是坦诚。”

“在父皇面前,儿臣不敢有任何欺瞒。”

御书房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萧承稷的目光从萧云安的脸上,重新移回了棋盘。他伸出手指,在棋盘上缓缓划过,最终,停在了一处胶着之地。

那里,一枚黑子被数枚白子团团围住,左冲右突,却始终找不到出路,已然是陷入了死地。

“云安,你过来,看看这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