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危弦惊断

秋意渐浓,霜降已过。杨士奇如同往常一般,在翰林院值房内埋首案牍。窗外风声萧瑟,卷动着枯黄的落叶,更添几分寒意。他表面平静,心中那根弦却始终紧绷着。送往工部赵主事处的短笺已过去数日,依旧杳无回音。周老吏那边也再无新的消息传来。整个事件仿佛陷入了一片粘稠的泥沼,四周是望不穿的迷雾。

这日午后,他正对着一卷《郑和航海图》的早期草稿进行校注,试图从中找出一些关于东南海域未被官方重视的岛屿或水道的线索,忽闻门外传来一阵急促却尽量放轻的脚步声。一名身着青色小宦官服饰、面生的小火者,低着头快步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封没有题签的普通信函。

“杨大人,”小火者声音尖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有人让奴婢将此信务必亲手交予大人。”

杨士奇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接过信函,触手微沉,并非普通纸张。他挥了挥手:“有劳了,下去吧。”

小火者如蒙大赦,躬身快步退了出去,仿佛多留一刻便会惹上麻烦。

值房内重归寂静。杨士奇没有立刻拆信,而是走到窗边,仔细观察了一下外面的动静。庭院空寂,唯有风声。他回到案前,小心地拆开信函。里面并非书信,而是一张折叠的、质地略显粗糙的草图,以及一小块用油纸包裹、黑乎乎、入手沉甸甸的物件。

他先展开那草图。图绘得颇为潦草,但线条清晰,勾勒出的是一艘船的侧视简图!此船船身狭长,船首尖削,桅杆高耸,帆式也与大明常见的宝船、福船大相径庭,更偏向于他在某些番邦图录中见过的、追求速度的船型。图的旁边,用极其细小的字备注着几个数据:长约十五丈,吃水……竟标着一个不合常理的深数!旁边还有一个模糊的标记,似鱼非鱼,似鸟非鸟,透着几分诡异。

这船型……与周老吏描述的那种“形制奇特、速度快”的船何其相似!而且这吃水深度,印证了“载有重物”的猜测!

他强压住心中的激动,又拿起那块油纸包裹的物件。打开油纸,里面是一块不规则的黑褐色碎块,表面粗糙,带着金属光泽,入手冰冷沉重。

这是……铁胚?不,似乎掺杂了别的什么东西。他凑近闻了闻,有一股极淡的、类似硫磺的气息。他用指甲用力刮下一点粉末,在指尖捻开,色泽暗沉,质地紧密。

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电光般闪过他的脑海——这莫非是……打造火器所用的一种特殊合金的碎料?!民间绝对禁止私造火器,更遑论研究这等合金!

是谁送来的?赵主事?还是郑和终于设法联系上了他?抑或是……别的知情人?

这图和这块碎料,无疑是极其重要的物证!它们直接指向了那个隐藏势力不仅拥有特殊的走私船只,甚至可能……在私自研究或改进火器!其图谋,已不仅仅是走私牟利,恐怕所图更大!

就在他心神激荡,仔细端详那碎料,试图分辨其具体成分之时,值房的门被人猛地推开!力道之大,带着一股毫不掩饰的蛮横!